2005年牛云仙担任南召县白土岗镇司法所长后,主动把司法工作融入镇党委、政府整体工作中,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当好法律参谋,为政府分忧,帮群众解难。尤其是他在人民调解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创新,创造了“百姓调解工作法”,其典型经验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推广。牛云仙曾荣获全省“最美司法所长”、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调解能手”美誉。近日,又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长”称号 。 方法大似气力。在10多年的民事调解工作实践中,牛云仙始终满怀“俯身甘为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探索出一套百姓调解工作“真经”。每逢群众之间发生矛盾纠纷,镇里遇到棘手难题,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他。他真心为民,敢于担当,迎难而上,依法评判调处,圆满解决了很多烫手“山芋”,赢得了乡亲们信任和好评。群众提起他总是说,牛所长调解有“真经”,工作真“牛”! 守好“第一道防线” 组建百姓调解队伍 做好基层调解工作,排查矛盾纠纷是关键,必须守好“第一道防线”。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中,他对重点人员进行定期排查,坚持每月一次的家访谈话,掌握其思想动态,解决其症结问题,确保早发现、早介入、早平息;对特殊纠纷及时排查,做到情况明、底子清、方法实,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对一些重大的疑难民事纠纷案件进行“会诊”,召集各村民调主任和调解员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博采众长,最后制定出妥善的处理办法,把矛盾化解于无形,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排查、疏导、化解农村大量的矛盾纠纷,需要建立一支热心、公心、诚心、耐心、细心的“百姓调解”队伍。牛云仙大胆探索和创新,吸纳社会力量,把愿意奉献夕阳余辉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族长”邀请出来,发挥“四老”德高望重、正直公平、群众信任、熟悉法律政策的优势,通过颁发“百姓调解员”聘书的形式,经过统一培训后,纳入岗位管理,让他们名正言顺地为社会稳定做工作。在他的提议下,白岗镇党委、政府共聘用93 位百姓调解员,在全县率先建立起“百姓调解”队伍,成为新时期人民调解的一支尖兵劲旅。自2010年起,该镇连续多年评选、表彰了一批“十佳百姓调解员”。 2014年插秧期间,白土岗镇花子岭村河西组与寺上村沟口组是相邻的两个村民小组,由于天气干旱缺水,河西组插秧用水需要在沟口组地界引水通过,而沟口组村民也抢水插秧,因中途拦截用水引起纠纷,从双方摩擦到准备群体持械殴斗,事态一触即发,后果不堪设想。花子岭村的“十佳百姓调解员”董九忠主动请缨,现场穿梭在双方之间协调周旋,利用乡情亲情、村规民约、社会公德、风俗习惯化解矛盾,不足一小时摩拳擦掌的阵势就烟消云散,避免了一起流血事件的发生。 抓住矛盾纠纷关键 及早出手抢占先机 新形势下,农村矛盾纠纷由单纯的普通民间纠纷转变为群体性纠纷和经济利益纠纷,矛盾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牛云仙摸索总结出了“快、早、少”调解法,即掌握纠纷情况要快速,化解矛盾要及早,调解纠纷要少留“后遗症”,尤其不能让“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让牛云仙体会到,及早介入矛盾双方,抓住矛盾关键,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处感情、办实事,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救助、思想疏导等措施,就没有打不开的心结,就没有解不开的“死疙瘩”。 白土岗镇是人口大镇和经济强镇,近年来,随着矿产开发、城镇建设、工业园区建设、产业聚集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征地拆迁、土地补偿、林权纠纷、河道治理等方面出现了大量的矛盾纠纷甚至是信访案件。他带领司法所一班人冲锋在前,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干我们这个活儿,就是个良心活儿,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群众,真心实意地破解难题。”牛云仙说。 南召县22万伏变电站在白土岗镇境内落户建设,一些群众对征地补偿吧标准不满,准备聚众群体上访。牛云仙听说后,丢下正在吃饭的碗筷赶去拦截着村民们。当他得知村民是对补偿标准不公开有意见时,答应村民一定协调好政府,把征地区片价格公布于众。之后,牛云仙经过努力协调,终使征地补偿在阳光下操作,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保障了征地工作顺利进行。针对8户群众对剩余地角的补偿要求,牛云仙通过做相邻户工作,采取内部调整的方式,顺利消除了他们后顾之忧。 2009年,南召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河南天瑞集团投资8亿元兴建南召青山水泥厂,厂址位于白土岗镇境内,涉及镇里2个行政村、4个村民小组的坡地和田地。白土岗镇抽调镇干成立项目服务工作组,做好4个村组签订厂址占地合同工作。在村民会议上,牛云仙用鲜活的实例、暖人的话语动员大家要顾全大局,学习南水北调移民精神,不怕吃亏、乐于奉献,深深地打动群众,赢得了群众雷鸣般的掌声。原本计划两周时间完成的征地工作任务,仅用了四天4个村民小组征地合同全部签订完毕,确保了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长期从事百姓调解工作,牛云仙发现,有些矛盾单靠一个人很难调解,需要联合几个调解“高手”联合会诊,组团出面调解,“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慧多。他创造性地提出“联合会诊,组团调解”的新思路:在把地域相近的村合并,分区划片,由几个村的百姓调解员组成一个联合调解组,遇到棘手的矛盾纠纷,组织大家共同参加“会诊”、“支招”,必要时组团调解。这样,既能让百姓调解员们集思广益破解难题,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相互交流增进本领,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2012年9月份,白土岗镇付庄村村民闫某酒后驾驶摩托车带着一同喝酒的本村村民温某在行驶途中摔倒,二人均受伤住院。因医疗费纠纷,温某将闫某诉至法院,气愤的闫某准备在开庭前暴力报复温某。牛云仙获知了此事,他深感此事处理不当,会造成长期诉讼或涉法上访的严重后果,闫温两家将埋下积怨。他当即抽调两名民调主任和两名百姓调解员共同参与调解工作,在弄清案情和法律责任的基础上,共同确认了赔偿标准,一周后成功使双方达成谅解,握手言和。 南召县司法局局长王磊在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广泛深入开展向牛云仙同志学习活动时说:“能干事、干成事、做干净事,这是一个司法所长最基本的人生准则。牛云仙情系百姓、务实为民、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爱岗敬业、责任心强、业务扎实,是一头默默耕耘的黄牛,再复杂的疑难案件在他手里都能得到彻底化解,是全县基层司法所长的标杆,他无愧于全身‘最美’,又彰显着全国‘模范’。” (南阳文明网)
来自: 南阳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