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卧冰救人的赵应书、刘顺星回光山啦!”这则激动人心的消息一下子惊动了十里八乡的乡亲们。为了表示对二位英雄见义勇为,为光山、为信阳形象增光的感谢,县委、县领导及来自两位英雄家乡的乡、村领导都到火车站去迎接两位英雄回乡。 身披锦带、手捧鲜花的赵应书、刘顺星向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北京卧冰救人的经过。两位英雄言语不多,语气也很平静,年轻的刘顺星更只是腼腆地一直说:“我没做啥,都是应该的。”然而就在赵应书平静地讲述中,我们知道了有关救人更多的细节。 和赵应书、刘顺星一起在北京沙河水库打工的,还有十多名光山老乡,负责人吴庆友是刘顺星的舅舅。老乡们负责的是近七千亩的水面清理工作,以及水产养殖的安全保卫工作。当天被救起的少年小轩(化名),与刘顺星同岁,是他们这个团队救起的第六位,也是根本不会游泳的赵应书救起的第三位。赵应书在回忆救人时说,小轩说那天他刚考完试,突然有一种冲动,从回龙观坐地铁到了沙河,想尽一切办法从紧锁的铁门,就是想模仿一下“荒岛求生”的场景,没想到,从岸边往水库中心走了大约一百多米,冰面就破裂了,人一下子就掉了进去。听到呼救后,赵应书、刘顺星驾着小船往出事地点赶。刘顺星先跳到了冰面上,准备救人,走了几步却听见脚下的冰面在作响,只好往回走,同时打电话给同事把大船开过来。在水中挣扎的小轩连连呼救,赵应书仔细想了一下,不能眼看着年轻的生命消失,他觉得自己体重比刘顺星轻,于是试着拿着清理垃圾用的抄子,跪在冰面上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挪了数十米之后,又听到冰面有响声,只能趴在冰面上,手脚并用地挪向小轩,最终,借助着抄子将小轩拉上了相对稳定些的冰面。人救到船上后,他发现小轩已经冻得四肢僵硬,来不及细想,赵应书就将自己的外套脱下,穿在了小轩身上。而他自己,当时就只穿了一件衬衣,当天昌平的气温,气象台报的是零下10度。 “把人救上来以后,一直到了晚上九点,医院传来消息说,没有大碍,我们才松了一口气,才突然意识到,我俩都不会水。”赵应书说,坐在他旁边的妻子接过话来说,“北京那个地方我也去打过工,知道是什么情况,虽然我支持他救人,但还是希望他们以后能把救生衣就放在船上,万一真有人再遇险,自己的安全也有保障。将来我也要教导孩子向他爸爸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顺星是我的儿子,更是人民的儿子,他的兄弟姐妹有难时,他都要伸出援手!我坚信所有的罗陈人、光山人、信阳人、河南人都能这样做!”刘顺星的父亲激动地说,“不过,我希望下次他能够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力所能及的帮助能多的人。” 跟随两位救人的英雄回家的路上,记者又得知了一个细节,春运已经开始,在得知县里准备为自己报销回乡车票时,两位英雄坚决予以拒绝。“我们做的事情不算什么,顺手之劳,确实只是小事。”寥寥数语,却让人不由点赞。 在赵应书家中,这也是他在北京沙河打工六年来,第一次回到刚刚装修好的新房,看到他不太熟练地在厨房中帮着爱人洗菜、择菜,记者突然感觉这一幕好熟悉;在刘顺星家中,当刘父刘母在沙发上跟他唠起家常,再次嘱咐他一定要注意安全,还要做更多有益的事时,记者突然感觉这一幕好温馨;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人能称之为英雄,而当危难过去,他们其实也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家有爱的普通人,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在英雄身边,三次下海勇救落水女青年的魏青刚、捂着肠子抓歹徒胡阳海和黄春刚、卧冰救人的赵应书和刘顺星,他们如同一团火,温暖了每一个人,他们如同满天星,照亮了整个道德天空。 (信阳文明网)
来自: 信阳文明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