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我市,乒乓球运动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少学校、团体有运动设施。对全民健身事业而言,乒乓球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市乒乓球专业俱乐部逐渐发展壮大,培养了一大批专业青少年乒乓球运动选手。我市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乒乓球活动开展得更加深入广泛。 人才辈出,成绩斐然 10月17日下午6点,位于篮球城训练馆二楼的市乒协乒训中心热闹非凡,20余名乒乓球小队员正在这里紧张训练。作为我市乒乓球人才的主要培育基地,这里走出了任浩、牛冠凯、潘英英、王辰等优秀运动员。 任浩是我市首位国字号运动员。他6岁与乒乓球结缘,9岁进入省体工大队乒训中心,随后进入省队。2010年,他代表我市参加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男子单打冠军。2011年,他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城运会,获得团体第5名和单打第6名。2011年年底,在江苏通州国家乒训基地为期50天的集训中,他从40人的集训大名单中脱颖而出,以第7名的身份入选国家乒乓球二队。目前,他已进入国家一队打球。 2011年,我市少年牛冠凯被选拔为河南省男子乒乓球队队员,进入省队时他才9岁。2012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办的“红双喜四环杯”全国少儿乒乓球比赛中,年仅10岁的牛冠凯以一号种子选手的身份帮助代表队取得了团体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除了任浩、牛冠凯之外,潘英英也以优异的成绩加入四川省乒乓球队,王辰参加了法国乒乓球俱乐部联赛,成为我市海外打球第一人。 “在这些优秀选手的带领下,我市掀起了乒乓球训练的热潮。”曾经培养过不少运动员的刘红涛教练告诉记者,随着乒乓球培训中心和俱乐部的逐渐增多,青少年投身乒乓球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多,相对专业化的训练让不少青少年打下了良好的运动基础,我市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日益提高。 全民参与,方兴未艾 日前,全省机要系统乒乓球比赛在市总工会职工之家开打。来自全省各地机要系统的职工以球会友,角逐名次。这是市总工会在承办全省职工乒乓球比赛之后承办的又一项全省乒乓球赛事。 市总工会有关负责人说,乒乓球运动在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已成为提高职工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 在我市一个乒乓球训练中心,记者见到了前来打球的轵城镇中王小学教师代丽。代丽是乒乓球爱好者,两年来,如没有特殊情况,她每天都会去打乒乓球。她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各种“文明病”层出不穷, 许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不少人开始花钱买健康。而乒乓球运动是集智能、技能、体能为一体的运动,经常打球有利于身心健康。 据了解,目前我市大多数学校、机关单位有乒乓球台等设施。市体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乒乓球运动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锻炼价值,深受群众欢迎。对我市的全民健身运动而言,乒乓球运动发挥的作用不可低估。 亟待突破,再上新台阶 记者了解到,虽然我市乒乓球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但与大城市相比,其普及率和综合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市乒协副主席李体杰告诉记者,当前,我市高水平乒乓球训练仍以民间俱乐部和训练中心为主,缺乏专业体校和专业训练机构。我市高水平运动员相对较少,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弱。 李体杰说,1977年以前,我市一直保留着乒乓球队,当时的一批运动员正是如今乒乓球教练队伍中的领军人物。1977年乒乓球队解散之后的20余年间,我市乒乓球运动发展很缓慢。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市民间乒乓球培训机构逐渐发展。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多年中断,是我市乒乓球发展水平滞后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我市中小学,乒乓球师资力量较弱,中小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培养不够系统化和专业化。在一些镇,中小学乒乓球训练更是少之又少。在群众运动方面,乒乓球运动在机关单位较为普及,但本应成为群众运动主体的社区型乒乓球运动依然是弱项。 我市乒乓球运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市教育和体育部门也开展了一系列乒乓球运动赛事,营造了乒乓球运动发展的浓厚氛围。接受采访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希望我市能进一步重视乒乓球运动,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乒乓球运动水平再上新台阶。
来自: 济源网 ;微光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