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健康 河南名医 查看内容

郑州三院张维真:关于黑色素瘤 不能不知的救命密码

2017-4-22 18:49 | 评论: 0|来自: 河南健康网

摘要: 曾经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播,一种名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疾病逐渐被人们熟知。剧中人李香山脚面上的一颗黑痣,最后变成让他致命的不治之症――黑色素瘤。  关于黑色素瘤,你想知道些什么,就来听听黑色素瘤专家 ...

曾经电影《非诚勿扰2》的热播,一种名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疾病逐渐被人们熟知。剧中人李香山脚面上的一颗黑痣,最后变成让他致命的不治之症――黑色素瘤。

  关于黑色素瘤,你想知道些什么,就来听听黑色素瘤专家、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一科主任张维真怎么说吧。

  张维真介绍说,目前,黑色素瘤分为四型:皮肤肢端型、粘膜型、慢性阳光损伤型、非慢性阳光损伤型。欧美国家黑色素瘤多发为慢性阳光损伤型、非慢性阳光损伤型。

  我国黑色素瘤多发为皮肤肢端型黑色素瘤和粘膜型黑色素瘤。皮肤肢端型黑色素瘤是皮肤恶性肿瘤的一种,发病隐匿且恶性程度非常高,进展非常迅速,易复发、转移。某种程度来说,一颗小小的黑痣,的确能发酵成骇人的黑色素瘤。

  救命密码一:身上有痣别乱点

  黑痣如果受到损伤或慢性炎症刺激等,有可能会发展成为黑色素瘤。一旦发现黑痣变大,或者表面有破溃,一定去正规医院就诊专科医生后再予以处理,千万不要盲目治疗。

  并不是只有黑色的痣才会转化为黑色素瘤,蓝色、黄色、褐色、咖啡色的痣也不要大意,尤其是眼周、鼻腔、腋窝、足底、手掌、指趾、甲下、前臂、臀部、胸壁、颌面部等部位的痣,尽量不要去自行处理。

  救命密码二:黑色素瘤的规范治疗,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后续治疗,一个都不能少

  简单综述

  一旦确诊为黑色素瘤,规范化治疗是关键。首先,要对黑色素瘤进行完整切除。切除后要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包括常规的病理诊断和相关的基因检测。根据病理进行分期、分型,再决定后续治疗方法。张维真主任强调:黑色素瘤的规范治疗,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基因检测和后续治疗,一个都不能少。

  详细解说

  在各类肿瘤疾病中,黑色素瘤是一个关注度低的小病种,但它的发病率却在逐年提高,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两万,河南每年约有1000例新发病例。黑色素瘤诊治的关键,是根据临床组织学特征、病理诊断、和基因突变将其分型。

  局部病变黑色素瘤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而被早期发现,“早期发现,花上几百元钱简单切除,你可能就和黑色素瘤没有关系了。但是如果出现溃疡,还不进行治疗,就会贻误机会,给治疗带来很大难度”。

  色素痣和黑色素瘤均来源于黑色素细胞。大部分普通痣不会发展成恶性肿瘤,只有少数的色素痣,尤其是巨大型先天性色素痣有恶变的可能性。因此,不必“谈痣色变”,黑色素瘤也要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进行确诊,一旦高度怀疑黑色素瘤,病理学检查是必要的。

  基因突变也是黑色素瘤的原因之一,它为规范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精准治疗,“私人订制”基因检测有效阻断转移。

  张维真说,目前,在郑州市三院,黑色素瘤治疗的进展是迅速而令人欣喜的。“首先,黑色素瘤外科治疗趋于标准化,在发病早期,扩大切除就可以达到根治;其次,对于复发转移型病灶,结合全身症状,临床表现,阳性体征选择手术方式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维真曾经收治了一名57岁的黑色素瘤病人,其患病后三年间在其他医院先后经历了四次手术和无效治疗,因再次复发转移而来郑州市三院就诊的患者已经处于黑色素瘤的ⅢC期,张维真在转移结节切除术后,又为他做了规范的后续治疗,目前正在巩固和治疗中,患者精神状态良好,体重近3个月增加2公斤,大剂量干扰素的副反应轻松可耐受,患者两个月后出院,个人自费部分仅2.4万元。

  “精准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郑州市三院肿瘤内一科根据患者病理和分子水平的检测,有的放矢地去运用自身免疫疗法、靶向治疗、干扰素等治疗方式达到患者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目的。此外,郑州市三院肿瘤内一科结合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基因检测的分子水平诊断,用于疾病的精准治疗,以预测疾病的预后效果,及时阻断转移。

  化疗

  在晚期黑色素瘤治疗领域,尽管随着靶向药物的陆续上市,化疗药物已经逐渐失去既往的统治地位,但对于没有基因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而言,化疗药物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在2014.4版NCCN黑色素瘤指南中,白蛋白紫杉醇被推荐为2A类治疗方案。既往未化疗过的患者使用自蛋白紫杉醇,客观有效率达21.6%,疾病控制率48.6%, PFS 4.5个月,1年生存率超过41%。

  免疫靶向治疗

  黑色素瘤是免疫原性较强的肿瘤,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肿瘤负荷较低,转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更适于免疫治疗,这类患者将有足够时间让免疫反应发挥作用。传统免疫治疗包括:白介素,干扰素,过继免疫治疗,生物化疗,以及疫苗等。但其中只有大剂量白介素获FDA批准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治疗,且获益人群极有限。随着对免疫系统和肿瘤之间相互作用的了解,特异性和安全性更佳的新型免疫治疗逐步涌现。2011年抗细胞毒T细胞抗原4(CTLA-4)单抗lpilimumab,在Ⅲ期临床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被证实可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肿瘤免疫治疗在沉寂了近20年后,重新掀起新的研究热潮。T细胞表面存在一类受体,起到控制T细胞活化的天然抑制作用,在产生免疫反应后可重建稳态。这类受体CTLA-4和PD1。抗CTLA-4抗体(Ipilimumab)和抗PDI均显示出极具前景的临床疗效。

  救命密码三:黑色素瘤,可防、可控、可治

  据了解,黑色素瘤是一种曾经让医生束手无策的恶性肿瘤,既往治疗手段有限,放疗、化疗及传统免疫治疗疗效不佳、患者预后极差。2011年来,小分子靶向药物(包括BRAF抑制剂Vemurafenib,Dabrafenib,MEK抑制剂Trametinib等药物)相继面世,预示着黑色素瘤内科治疗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而免疫靶向治疗(如抗CTLA-4抗体,抗PD-1,PD-L1抗体)在多项临床试脸中的成功,更是缔造了肿瘤治疗的新理念。黑色素瘤治疗逐渐摆脱传统抗肿瘤治疗的模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可预见的将来,新治疗靶点的研发、多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多种免疫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以及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等摸式将会是黑色素瘤治疗的主流。

  作为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肿瘤医院、郑州市肿瘤研究所,郑州市三院的肿瘤专科是郑州市成立最早、规模最完整的肿瘤专科之一,也是郑州市重点肿瘤专科。2014年3月,张维真开设了全省第一个黑色素瘤单病门诊;2015年3月,又在河南率先设立了单病种病区管理。

  张维真主任表示,虽然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但是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成果表明,黑色素瘤治疗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曾经令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如今正逐步呈现多元化治疗的繁荣景象,目前已经是一种可防、可控、可治疗的疾病。

  靶向药物问世以来,黑色素瘤的治疗有了里程碑式的变化,通过小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靶向治疗等方式,许多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病情都得到了控制、缓解,延长生存期。

  “遇到黑色素瘤不要慌,”张维真告诉大家,只要树立了对黑色素瘤的正确认识,进行科学的规范化治疗,黑色素瘤并不可怕!

  专家名片

  张维真,主任医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大学附属郑州市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主任,郑州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副会长。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从事临床肿瘤和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黑色素瘤、肾癌的诊断及免疫治疗;中晚期肺癌、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的全程管理策略制定;常见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河南健康网)
来自: 河南健康网 ;白佚名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