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讨会的召开 正值我省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取得阶段成果的时间节点。这样的学术交流,想必将为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发展提供一种研究范式和理论支持。”4月22日上午,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郑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中教育”学术交流研讨会在郑州市第九中学开幕。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表示,她对“中教育”的创新实践探索,充满信心。 2016年5月,“中教育”办学理念与实践专家论证会在郑州市第九中学召开,与会专家对“中教育”办学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论证,认为“中教育”是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思考,以“中”为原点提出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卓有成效的特色教育实践。为了使“中教育”在学理上实现进一步提升,让“中教育”理念对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机制文化的引领进一步深化,举办此次研讨会。 来自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香港树仁大学、《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等学术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教育相关杂志社的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教育’学术交流研讨”的主题,对郑州市第九中学的办学实践进行深入研讨。 郑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陶然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让学生拥有更广阔视野,体验更丰富的生活,改变现实,创造未来。他说,近年来,郑州市教育局围绕素质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核心,在全市中小学中,实施了以有未来的教育为方向、以道德课堂为核心、以创客教育为重点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郑州九中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知名中学。作为郑州市‘做有未来教育’的特殊样板,目前已经在中学基础教育领域掀起一场“变革”,是实践创新,更是价值引领、思想引领。” 郑州市第九中学校长田宝宏介绍说,孩子们应有的模样是不失于本来的天性,不是做应试教育下的“机器”。应用“中教育”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和创新扩展,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呈现出持续性、生态性,这是一种整体“共生”的优雅和千姿百态的美,这是一种真实的,为个人内心成长的生活。 期间,郑州市第九中学的学子们进行了印象·中书院中文化课程暨社团成果展示。华夏古乐团演奏与演唱的《中道》拉开演出的序幕,天有中、地有中、人有中作为节目的三个篇章。节目的构造和创新,无一不说明了学生和教师们的奇思妙想,使学生们真正回归本性,快乐地学习成长,激发出学生们的无限潜能。 (光明网)
来自: 光明网 ;曲金强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