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第一个实现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 兰考县脱贫,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3月27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兰考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银行也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来自农行的数据显示,3年来,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1.7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近20项,受益贫困群众累计1.6余万人,脱困4800余户,捐助各类资金190万元,率先在河南省金融同业间推出“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兰考模式”,成为区域唯一一家获得“河南省直(属)单位定点帮扶扶贫村工作先进单位”的大型商业银行。 吹响“扶贫”集结号 在中央明确兰考“3年脱贫、7年小康”目标后,农行河南分行第一时间吹响了精准扶贫集结号。 “全行上下必须时刻谨记习总书记"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的要求,把金融扶贫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该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自明确兰考县支行为重点联系行以来,农行总行高层领导及河南分行班子成员多次到兰考支行现场督导帮扶,研究解决制约兰考脱贫攻坚的关键问题。农行总行、河南分行分别与省、县两级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对兰考在金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建设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多次召开金融精准扶贫专题会议,研究出台涵盖服务方案、产品创新、业务流程等10余项制度办法,在资源配置、人员配备、业务转授权等方面给予足够倾斜。 此外,农行河南分行还着力探索对兰考支行穿透式资源配置模式,对人财物直接倾斜,有效缩短各项业务管理链条。据了解,3年来,农行总分行累计为兰考支行审批法人贷款33亿余元、配置各类费用5871万元、下达固定资产指标920万元、分配12名大学生员工到兰考支行工作。 牵住产业扶贫“牛鼻子” 兰考三合庆村,昔日独自照顾三位残疾家属的农民孙秋凤做梦也没想到,在当地农行的帮扶下,她不仅学会了家庭养羊技能,更摘掉了几十年的“贫困户”帽子。 “农行提供贷款,畜牧局提供技术支持,政府提供担保,如今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让孙秋凤受益的是农行河南分行推出“政府风险补偿金+农行+涉农客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一改过去单纯发放扶贫资金的扶贫模式,强调项目带动,加大对重点帮扶贫困群众的“输血”力度,实现以个体先富带动全体同富。 如今,通过“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河南分行累计在兰考发放贷款9640万元,带动850户贫困群众在扶持的小微企业就业;由县畜牧局提供担保,为重点畜牧养殖户发放贷款713万元,精准支持134户贫困户发展畜牧养殖。 农行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牢牢牵住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为此,农行立足兰考经济社会全局,坚持依托“大产业”撬动“大扶贫”。 农行向兰考火车站棚户区改造项目投放2.8亿元贷款,惠及当地407户贫困群众;投放1800万元贷款支持金不换兰考制药业有限公司转型升级,带动全县6500户农户发展种植药材8000亩;投放1.9亿元贷款高效满足兰考一高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为脱贫“融智”;投放600万元贷款支持兰考县中心医院提升医疗救治水平,解决当地7个偏远乡镇近10万名农民就医远、就医难等问题,从源头避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累计发放农民安家贷款1.07亿元,支持458户贫困农民进城购房。 截至目前,农行累计在兰考地区投放法人类贷款13.3亿元,吸附4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属地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绘就普惠金融“蓝图”
来自: 和讯网 ;朱亚康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