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公益人物 查看内容

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王建设事迹

2017-5-15 17:40 | 评论: 0|来自: 河南文明网

摘要:   王建设,男,51岁,鹤壁市鹤煤铁运处工电段工人。  26年来,王建设精心照料瘫痪在床、失去自理能力的妻子,不离不弃,谱写了一曲人间真善美的壮丽赞歌。  1985年,王建设与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的姚静芝相识, ...
 
王建设,男,51岁,鹤壁市鹤煤铁运处工电段工人。

  26年来,王建设精心照料瘫痪在床、失去自理能力的妻子,不离不弃,谱写了一曲人间真善美的壮丽赞歌。

  1985年,王建设与患严重类风湿关节炎的姚静芝相识,两人情投意合。当时,姚静芝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手指变形,肌肉萎缩。面对别人的好心相劝,王建设真诚地说:“有病治病,是福是祸俺承担,爱她就愿意和她同甘苦共患难”。同年12月8日,王建设用平板架子车拉着姚静芝领取了结婚证书,两个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

  结婚后,王建设带着妻子四处求医问药。他们几乎跑遍了周边所有的医院,中医、西医看了个遍。为给妻子治病,王建设四处借钱,债台高筑。为了省钱,王建设都是自带干粮,饿了就吃几口,渴了就着水笼头喝上几口凉水,困了,就坐在路边或医院的走廊里歇会儿。为了节约车费,尽量不坐公交车,路程不太远的,他就背着妻子看病、买药。1991年,姚静芝病情加重,瘫痪在床。这一躺就是21年。除了上班,王建设每天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姚静芝。从日常吃、喝、拉、撒、睡,到每天必做的按摩、翻身、檫洗、换药、喂水、喂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天为了给妻子保暖,他自己动手学做针线活,给妻子缝棉脚套、棉坐垫。夏天不能用电风扇,他就夜夜用竹扇为妻子驱蚊送凉,光扇子用坏了80多把。由于长期服药,妻子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大量喝水。无论春夏秋冬,王建设总是每天早上5点起床给妻子喂水,6点钟再喂一次,上班之前再帮妻子将小便排空。因为妻子手指无法弯曲,王建设就在枕头下压了一根铅笔粗细的塑料管,把水碗放在床边一个凳子上,妻子想喝水,就用管子吸。

  王建设从事的养路工作十分繁重。一年夏天,因大雨造成马驹河铁路桥出现险情。在抢险的几天里,为了能照顾妻子又不耽误工作,他每天清晨3点起床服待妻子,6点钟赶到工地,中午利用休息时间,骑自行车往返十几公里回家照顾妻子,再赶回工地参加施工。长期的病痛折磨使妻子心情烦躁,爱发脾气。王建设不但没有责怪,总是好语相劝,给她希望和信心。在床上躺了21年的姚静芝从未生过褥疮,她皮肤白皙、脸色红润、眼睛明亮、头发乌黑,只有变形的四肢和萎缩的手掌见证着病痛的折磨。回顾走过的艰辛历程,王建设说:“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婚姻,她是我的妻子,我爱她,我愿意为她尽责任”。

  王建设先后荣获获鹤壁市“十大道德楷模”、“2010年度感动河南煤化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中国煤炭报》、《大河报》、《河南煤化报》、《鹤壁日报》先后对他的先进事迹进行现场报道。

来自: 河南文明网 ;朱亚康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