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王相锋,家风家训记心中,细微之处显真情 ------记中原忠孝十大人物 王相锋

2017-5-15 20:20 | 评论: 0

摘要: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 ...

       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 五十年看深圳,一百年看上海,一千年看北京,两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河南。”河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这里建都。中国七大古都,河南占了3个,洛阳是九朝古都,开封是七朝古都,安阳是四朝古都。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嵩山少林静谧悠远、龙门石窟瑰丽璀璨、“戏曲之乡”河南号称中国戏曲之最。中原文化源远流长,为世人青睐。
       2013年至今,河南连续三年诞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俗说 “温度”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沉淀和精神力量的新指标,河南乃大爱之城、文化名城,名副其实。在大爱之城、文化名城的熏陶下,河南荣获各类荣誉称号的人物层出不穷。
       据悉,王相锋,被评为“中原忠孝十大人物”。

       王相锋,中原忠孝十大人物, 退伍军人。2003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曾多次立功受奖受到各级领导和战友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2008年12月退役后在旅行社工作,2012年8月被郑州市文明办、郑州市妇联和郑州晚报社授予“和谐家庭”荣誉称号,2014年8月被中华网、政协评选为“中原忠孝十大人物”。

一、家风家训存在于每个家庭

     作为一名爱家孝亲的模范人物,王相锋对家风家训有着自身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家庭重要组成部分,是前辈们对子孙后代如何立身处世和持家治业的教诲与训诫,比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都是我国传统经典读物。《朱子家训》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是在教诲后代要懂得珍惜,要懂得助人,更要懂得感恩。其实,在每一个普通的家庭,即使没有写成条文的家训,也有口口相传的家训,再简单一点儿来说,长辈们平常教育孩子时经常强调的一些为人处事的观点,比如要孝敬老人,要诚实做人,要帮助别人等,都是非常朴实的家训。

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采访中原忠孝十大人物王相锋
       至于家风,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作风。家风和家训是密切相联的,有什么样的家训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基础,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活动,这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对建设文明河南,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二、家风家训记在心 戎装报国真男儿

       王相锋生长在农村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感觉到的家风就是淳朴、善良、勤劳、守法。尽管家里没有成文成册的家训,但是父母从小就教育他,做人要正直,做事要守信,在家要孝敬老人,出门要帮助别人。家里的前辈也经常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这都在他心灵中播下了优良家训家风的种子,正是在这种家风家训的影响下,他在人生道路上才走得扎实端正。

好家训、好家风,我们在路上采访王相锋
       参军到部队之后,由于家风家训早已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再加上部队的规范教育,他牢固地树立了军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努力学习,苦练军事技能,为国尽忠,不辱使命,较好地完成部队赋予的各项任务,先后4次荣获新疆军区某旅“优秀新闻报道员”、5次荣获嘉奖、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被新疆军区评为“学习成才标兵”。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良好家风家训的熏陶。从部队复员到地方之后,家风家训依然给了他极大动力,让他在为国尽忠,为群众服务,为父母尽孝,为家庭尽爱的道路上继续扎扎实实向前走,从而被评为首届十大“中原忠孝人物”。
忠义和孝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孝道是就家庭而言,忠义是就国家而言。作为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叫尽孝;作为中华儿女报答祖国的养育之恩,那就是尽忠。为国尽忠高于在家尽孝,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家风家训的优秀传统。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和“岳母刺字”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岳飞奔赴沙场精忠报国,都证实了“国”高于“家”。

三、以孝立身德自高 行有余力做公益 

       孔子曾经说:“孝,德之本也。”没有孝就没有道德,没有道德就没有安定和谐的社会。所以,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国古代家训家规中讲孝道的篇章非常多,比如《颜氏家训》中所说的“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等,再比如人皆知的“家和万事兴”这句话的下一句是“人孝百愿成”。
孝道的本质就是“爱”,因而他把“孝”上升到社会层面,坚持为社会献爱心。几年来,他经常组织公益性爱心捐助活动,曾在2013年农历七夕情人节发动志愿者到郑州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和二七纪念塔开展玫瑰花义卖活动,将万余元售款无私捐献给郑州市童心小学堂的智障儿童,受到《郑州晚报》《东方今报》等媒体的宣传报道;2015年中秋节来临之际,他在河南电视台、共青团河南省委豫青网、华宇卫视主办、淇县县委宣传部协办的“关爱抗战老兵、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联合企业家送温暖、献爱心,以实际行动传播大爱和正能量。

2014年8月31日获得“中原忠孝十大人物”奖杯和荣益证书,并颁布“忠孝典范”字画

四、细微之处尽孝心  言传身教育子女

       家风家训,重在传承,就像一首歌里面唱的,要“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这里的“讲”就是“传”;这里面的“听”和“学”就是“承”。但在王相锋看来,更重要的传承是实践。家训不能仅仅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记在心里,最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在践行孝道方面,他始终坚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的时候不会有什么轰轰烈烈的行动,而是把赤诚之心融入日常小事之中。他一直坚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陪父母聊聊天,说一句问候、送一朵鲜花、给一个拥抱,甚至只是抱以微笑。他说,物质上满足老人需求是必要的,而精神上对老人的关注更是必不可少。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高尚的人。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人生的启蒙老师,是天下最疼爱自己的人。他始终认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在发挥家风家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时,王相锋一是通过“言传”,把父母传给他的家训讲给孩子,比如要“从小尽孝”,要发扬“忠孝做人,尊老敬贤”的美德,要帮助别人等;二是通过“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榜样,比如在生活中孝敬父母,体谅妻子,营造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邻里之间和睦相处。2014年10月19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华亲情、孝行天下”万人公益论坛,他担当着主要组织者,对580余名义工进行培训,到场的7900余人被感动的热泪盈眶,被大家称赞为“热血男儿用爱洒满百姓家庭”。
       “过去我做了一些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社会也给我很多肯定和荣誉。但我知道,自己做的还很不够。”王相锋如是道。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是一只没有爬到塔顶的蜗牛,时刻都需要向上和努力。所以,他表示今后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活动中去。
       正如书画家李文彬题赠给他的八个字:怀瑾握瑜,大爱中原。王相锋就是用心中怀有的美好品质来践行孝道、关照同胞、服务社会,身体力行地呼吁身边人将好家风、好家训传承下去,为建设和谐中原贡献力量。“无私报国显忠义、感恩事亲彰孝道”这句话在王相锋的身上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在生活中替妻子分劳。因为他知道互敬互爱是家庭和谐的基础,更是幸福的源泉。为了家庭,他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和邻里之间的相处也很和睦、融洽。同时,他还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家庭,不仅让家人感到温暖,同时也带动了村里1000余户家庭争创和谐文明家庭的积极性。他理解老人,善待老人,忠孝做人,从而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记者:李新民   郭亮   王朋周  通讯员 :高晓云)
星之辉

1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