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静,女,1963年8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分配到河南中医一附院工作。25年来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现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老年病区副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新药研究中心委员,国家卫生部批准的学术继承人,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慢性病评审专家,河南省内科会诊专家,河南省药品审评专家,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承担国家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内源性活性肽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及舒心口服液的影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消溶稳斑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为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被评为科技成果奖十余项,其中“舒心平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2003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三十余篇,本专业论著二十余部。 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研究、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病、老年精神障碍性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坐诊时间:每周二、五上午、周四下午内科三诊室坐诊 采访时间:2011年1月19日 采访地点: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办公室 采访主题: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安全过冬 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安全过冬——访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邵静教授 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势态比较严重。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高血压在老年人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现更为严重,高血压患者能占90%以上。 1月19日,就老年高血压的防治及如何安全过冬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教授邵静。 老年高血压“三低”、“三高”不可忽视 记者:邵教授好!欢迎做客河南健康网《访专家》栏目。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老年高血压有哪些容易让人忽视的地方呢? 邵教授:目前,在我国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当高,但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据相关资料报道,早在前两年,我国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就达到了1.6亿。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升高幅度增加,60岁以上的人群中,27%患有高血压,80岁左右人群中75%的患病率,80岁以上(包括8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达90%以上。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49%,即每2位老年人就有1位是高血压患者。 这么高的发病率为什么不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呢?原因在于老年高血压的“三低”即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这样很容易让人掉以轻心,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老年高血压的“三高”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让人们不得不重视老年高血压这个疾病。这样,由于宣传的不到位,人们不知道怎样防护老年高血压这种疾病,导致很多老年人生活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何冬季老年高血压多发? 记者:据资料显示,冬季老年高血压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邵教授: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血压的概念,血压其实就是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和收缩压。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身体各项机能本来都已经下降,加之冬季天气寒冷,其血液流通不畅,对血管壁造成很大的压力,血压就容易升高。 再者,老年人的血管僵硬度大,弹性小,脆性、硬性增加,血液对血管壁过大的压力,有的可能会使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或者动脉内血栓形成,造成其供血不足。所以,对于有高血压的老年人来说,能否安全过冬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老年高血压有哪些特点及临床表现? 记者:相对于年轻人来讲,老年高血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突出的临床表现? 邵教授:老年高血压其发病时一个慢性的过程。老年高血压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般都是收缩压(高压)高,对其他脏器的损害较大。譬如对心脑血管、心脏、肾脏等都有很大的损害。有的老年人总是等到心脏、肾脏等出问题了,才到医院去看病,经检查发现一般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其临床表现有的人表现明显,有的人表现就不明显。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晕、头胀、头疼、气短无力、胸闷、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心慌气乱、心绞痛等。 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总体人数的90%以上 记者:高血压主要分为哪几类,哪些应当引起人们的特别重视? 邵教授: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指其发病原因不明,这类高血压占其总数的90%以上,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或是肾上腺皮质腺瘤引发的高血压等,这些只要找准病因很容易治疗,我们暂且不论。 原发性高血压虽说原因不是很明确,但据临床观察显示,其发病主要跟遗传,长期情绪紧张、情致不好,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盐量摄入),高血脂症,体重超重等因素有关。 所以,人们应当关注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引起重视,应当保持好的情绪和情致,情绪抑郁也会导致老年高血压。 冬季,老年人应当怎样控制好血压? 记者:冬季,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控制好血压? 邵教授:引发高血压的一些临床常见的主要有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 不变因素:遗传,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其发病率是常人的1倍以上。所以,人们应注意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压家族史,尽早做好预防。 可变因素:有特别高血压(过度劳累、紧张造成)的病人,应特别注意休息;调整饮食结构,限制盐的摄入,低盐饮食,每天把盐限制在6g以内,多吃含钾、钙的水果和蔬菜;控制体重;控制血脂、胆固醇的摄入,热量控制在一定的比例,控制在每天摄入总热量的25%;放松情绪,调节情致;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早晚做运动,注意防寒保暖,掌握好运动量,有心脏病的病人运动量年龄+心率≤150,正常人运动量年龄+心率≤170。 如果通过以上的生活调理还是达不到理想的控制血压的效果,还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常见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药物。譬如,利尿剂一般适用于老年人、有心衰、水肿的病人,但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电解质平衡;钙离子拮抗剂一般适用于心率慢、收缩压高的病人;转换酶抑制剂一般适用于老年心功能不好或是有糖尿病的病人;β受体阻滞剂一般适用于心率增快,年轻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主要应用于扩张静、动脉血管。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记者:有没有什么好的中医方法可以治疗高血压? 邵教授:据临床观察,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效果还是很理想的,老年高血压多见肝阳上亢、痰浊瘀阻这一类型,像半夏白术、天麻勾藤饮这类的中药对其治疗不错。一些中成药,像杜仲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强力定眩片、全天麻胶囊、养生清脑颗粒等也有很好的效果。 另外,决明子、菊花、山楂泡水喝,对降压也有很好的效果。 邵静教授温馨提醒,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谨遵的选药原则:1.平稳,有效;2.安全,不良反应少;3.服药简单,方便,易于提高依从性;4.疗效确切,对肝、肾等功能影响不大。
来自: 省中医一附院 ;白佚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