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卧龙区王村乡以生态之魂引领绿色经济崛起

2014-11-3 09:06 |原作者: 秦广银 | 评论: 0|来自: 南阳网

摘要: 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转变发展方式,把生态立乡纳入全乡的总体发展规划,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生态之魂、绿色发展成 ...
       绿色是生命的源泉,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转变发展方式,把生态立乡纳入全乡的总体发展规划,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色青山,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色青山,生态之魂、绿色发展成为引领王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生态立乡,规划先行
  
  2014年,王村乡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聘请郑州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新修订了2014—2020年全乡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设计把全乡分为四大板块:312国道以北宁西铁路以东新型工业区,辐射鱼池、柳湾、王庄等行政村,以项目建设做支撑,着力引进一批生态、高效、集群产业,以壮大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312国道以北宁西铁路以西生态宜居区,定位为人居生活区域,开发建设西潦河湿地公园,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生态宜居优美的人居环境;312国道以南宁西铁路以西生态农业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发展方向,修建南水北调干渠干渠沿线各100米绿色长廊,打造千亩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基地,发展生态经济林、生态农业,引领村民增收致富。312国道以南宁西铁路以东生态农游区,发挥近郊优势,利用二十里岗丰富的林地资源,围绕果、蔬、牧等产业,开发集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郊区农业产业,为城市居民提供度假休闲场所。四大板块发展以生态建设绿色经济为主导,成为王村未来发展的总导向。
  
  项目入驻,低碳引领
  
  自2003年以来,王村乡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工业强乡发展思路,以项目建设总览经济发展大局。2007年,龙升工业园区落地建设,为王村工业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目前,辖区成功引进了荣阳铝业、牧原总部、富士康、服装城、赛格电子、想念面业、金鹏机电、银海钢材市场、盈泰粮油等60余家重点项目。从过去没有项目到如今的项目集群,从过去降低门槛招商到如今注重环保质量,从过去一个农业小乡到如今的工业强乡,王村走过放水养鱼、甚至放血养鱼艰难招商发展里程。实践发展证明,一味追求GDP,忽视生态保护,发展的结果不是给子孙后代造福,而是贻害子孙后代。近年来,王村乡在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在辖区项目引进上,严把生态红线,坚持“三个坚决不搞”原则,其中一条就是坚决不搞严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决不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拿环境做代价。不管项目多大,只要环保不过关一律谢绝入驻。去年,先后有2家环保不符合条件的项目被谢绝入驻,3家污染企业被关停。对即将落户的项目,严把项目环保审批关,从项目立项、选址时就提前介入,帮助企业进行把关,避免因选址不当造成污染。对生态环保项目,提供绿色通道,实行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同时,对过去引进的项目进行升级改造,引进污水处理设备,力求达到排污环保要求。
  
  生态农业,风生水起
  
  生态是特色,更是发展的优势。王村乡北依羊磨山,西傍潦河水,南水北调干渠穿城而过,境内高速圈内有郑岗、柳湾两个上千亩的绿化组团点缀,312国道以南,土地平整、肥沃,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便利的灌溉条件。如何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那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王村乡以平原绿化达标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荒山造林、平原绿化,连续五年投资上百万元,用于全乡植树造林。在全乡实施了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城镇绿化、河渠滩涂绿化等六大工程,全乡造林面积达到0.8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000万株,完成了南水北调干渠两侧、王闫路、王安路、南镇路、南邓路、姚郑路三纵四横横5条绿色长廊绿色通道的绿化景观建设任务。既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又培育了新的生态资源,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农业发展上,以方营村为中心,引进了千余亩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新建温室大棚600余座,种植露天蔬菜500余亩,蔬菜品质通过省质量检测认证,注册了“惠农”品牌商标,相继引进了南阳农兴800余亩的红叶石楠花卉苗圃项目300余亩的药材种植项目。
  
  综合治理,天蓝地绿
  
  一流的水质、一流的空气、一流的人居环境,是王村人的不懈追求。为了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王村加大综合治理,让空气清新、绿树常在、清水长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建设,为王村绿色崛起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更好保护水质,力保一渠清水送京津。先后实施了干渠绿化工程。打造全长5.2公里的干渠两侧绿色长廊,栽种广玉兰、乌柏、紫荆、桂花等名贵树木品种,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重点,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净化、绿化、亮化。政府投入近40万元,为12个村购置了30个生活垃圾收容器,方便村民投放生活垃圾。同时,制定垃圾清运常态化方案,组织人员定期清扫清运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改水、改厨、改厕、改圈,修建沼气池,较好地解决农村柴草乱堆乱放、污水乱倒乱流、垃圾乱扔乱堆等影响农村环境的突出问题。突出干渠沿线污染畜禽养殖企业治理,先后有5家小型养殖企业进行自主转产,2家大型养殖企业迁出一二级保护区,取缔1家无证经营的“五小”药厂企业。实施水源地保护措施,对西潦河进行综合治理工程,护堤修坝,新植绿地,关闭污染工业项目,堵塞废水流入,制止非法采沙和乱砍乱伐等行为。加强南邓、南镇两个入市口环境治理。完善市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成立专业保洁队伍,新建垃圾池50个,定期清运清理生活垃圾。规范市场卫生制度,落实商户门前卫生“三包”责任,街道两侧呈现出绿、洁、畅、靓、美的新气象。通过全面综合治理,实现了王村辖区天蓝、草绿、水清的良好局面,为服务干渠生态环境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自: 南阳网 ;原作者: 秦广银 微光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