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谁家水电出问题,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找他 多年来,他总是随叫随到,院里每家他都帮过 ...

2014-11-3 16:17 |原作者: 牛超 | 评论: 0|来自: 平顶山新闻网

摘要: “杨根,我家的水管有点漏水。”“杨根,我家的电压最近有些不稳。”……在市区中兴路南段39号院,居民有事都习惯找杨根。
      “杨根,我家的水管有点漏水。”“杨根,我家的电压最近有些不稳。”……在市区中兴路南段39号院,居民有事都习惯找杨根。

      杨根就是杨宗延,杨根是他的小名。10月29日,记者来到该家属院,几位居民正在院门口的活动室里打牌。听说记者采访杨根,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说:“那孩子真的不错,这么多年了,一直帮着我们做事。”

       居民心中的“守护神”

       市区中兴路南段39号院是原百货公司家属院,两幢楼,70多户居民,其中以老人居多。“他父亲是老百货的人,我们都是同事,杨根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家住1号楼、今年67岁的李英莲说,杨根从小就实诚,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尽量做到。

       “有一段时间,我家里的线路总是跳闸。一天,我在院门口碰到杨根,也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当天下午下班他就来到我家,测电压、调线路,最后又帮着换个空气开关。”李英莲说,这虽然是小事,但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却很难。

        同院的陈桂兰今年85岁,平时家里只有她和老伴儿、大女儿。“家里的电、水,只要出了问题,我都习惯找杨根。”陈桂兰说,有一次,厨房的电灯开关拉不动了,“几个孩子都在家,但都不懂电,看着都束手无策”。最后,老太太还是找来了杨根,几分钟后,一切搞定。

       “我家的防盗门都不知出了多少回问题,每次都是找杨根。”居民魏玉环大娘说,以前,她住平房,锁坏了找杨根帮忙,后来搬到楼上,有几次出现用钥匙开防盗门后拔不出来的情况,“遇到这种事,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杨根”。

       家属院门口的一间小房子是居民的活动室。据院内居民介绍,以前,活动室里的电线都是一卷一卷地挂在墙上,有时都绕到一起了也没人管,看着非常危险,来活动室的都是老人,大家干着急没办法。后来,他们向杨根提起此事,没几天,杨根用废旧木箱子做了几个小木柜,将电线重新排好后锁入柜中,安全隐患被解除。

      “我们家属院几乎每个人都找他帮过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喊他,他都随叫随到。有时因为工作忙,当时去不了,他会在下班后去家里维修。”居民赵玉双阿姨说,前两年,家属院水网改造后,她家厨房有一根上水管被闲置,“搁那儿碍事,一次,我见杨根就给他说了一下,让他有时间帮我看看,结果我前脚刚到家,他后脚就拿着工具来了,一会儿工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

      “他呀,就是我们的‘守护神’,遇到事,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李英莲说,不光是帮着家属院的居民,门口的商户杨根也帮。“前两天,门口一商户的电出了问题,他也帮忙去维修。”

      大家说,最让他们过意不去的是,每次杨根去帮忙干活,连口水都不喝。

       自学技术服务大家

       据了解,杨根虽然是家属院的居民,但他并不是水电工。他在市区中兴路与南环路交叉口附近一商场上班,还是一位中层领导。“他一点领导架子都没有,每次有啥事找他,他都很爽快地答应,而且很快就帮你办了。”赵玉双。

       该家属院已经建成近30年,这么多年来,居民只要遇到水、电等问题,都是找杨根帮忙。“哪一家都找他帮过几次忙,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他能坚持这么多年,真的很不简单。”李英莲说。

      记者想见见杨宗延,听说有记者采访,他一个劲儿推辞,后来一位居民表示家里有事要找他帮忙,他才露面——中等个,不爱说话,见到记者在场,他很不好意思地笑了。

      说起经常帮居民做事,杨根表示:“都是左邻右舍,这不算啥”。

      杨根说,修电、修水他都是自学的,“工具是都家里常备的,我也没做什么,只不过出点力而己,没啥”。
来自: 平顶山新闻网 ;原作者: 牛超 微光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