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宋朝茶风兴盛的时代

2017-7-11 13:38 | 评论: 0|来自: 中国茶网

摘要: 这颗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茶”。 茶,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御寒,好像没什么用。可是当你着急上火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火气就消了;当你抓耳挠腮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灵感就来了。由此可见,茶是 ...


这颗星球上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它的名字叫做“茶”。

茶,一不能充饥,二不能御寒,好像没什么用。可是当你着急上火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火气就消了;当你抓耳挠腮的时候,一碗茶冲下去,灵感就来了。由此可见,茶是有灵性的,也是有神性的。

可惜庸夫俗子不懂这个,就算懂了,也不一定能跟茶结缘。为啥?因为喝茶是需要条件的。首先你得填饱肚子,其次你得拥有闲暇,假如碰上兵荒马乱,连小命都保不住,哪还有工夫去喝茶啊!

以上这些话很朴实,很有见地,可惜不是我说的,而是宋徽宗说的,它是徽宗名作《大观茶论》里的一段序言。当然,徽宗说的是文言文,我把它转换成了白话文。

徽宗还说:

自从大宋立国以后,喝茶的好时代就来了。第一,天下好茶辈出;第二,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制茶工艺和品茶之道远远超过了此前的任何一个朝代。由于宋朝具备这三大优势,所以宋朝的茶人特别多,茶风特别兴盛,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头百姓,几乎人人都喜欢喝茶。不光喝茶,宋朝还流行斗茶,几个书生凑到一块儿,拎起茶壶就比赛,比赛谁的茶汤最香醇,谁的茶具最精致,谁的手艺最高超。一个人如果不喝茶,一个家庭如果不藏茶,简直都不好意思出门。

我们听完宋徽宗这些话,然后再翻看宋朝人留下来的笔记、日记、书信、诗词、话本、戏曲,会发现他没有吹牛,他说的都是事实。宋朝人过日子,无论是消愁解闷,还是走亲访友,无论是起房盖屋,还是谈婚论嫁,都离不开茶,以至于老百姓把素菜馆叫作“素分茶”,将小费称为“茶汤钱”,管日常饮食叫“茶饭”,并给酒店服务生取了一个相当高大上的名字:茶饭量酒博士。

茶风兴盛到这个地步,宋朝茶人自然免不了要骄傲一下了。

中国茶史上最出名的人物应该是陆羽吧?他是唐朝人,被尊为“茶圣”,自唐以降,世世代代的茶人都供他为祖师爷,可是宋朝人却不把他放到眼里。

听听宋人如何评价陆羽吧。

北宋大臣蔡襄说:陆羽泡茶的时候,把水烧得咕嘟嘟冒泡,水泡的形状跟蟹眼似的,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水泡一旦大如蟹眼,那水就老了,就不适合泡茶了。(蔡襄《茶录》)

宋仁宗时的进士黄儒说:假使陆羽起死回生,尝尝本朝新近推出的高级茶饼,体验一下那种绵柔醇厚的奇妙芳香,他一定会爽然若失,后悔自己早生了几百年。(黄儒《品茶要录》)

南宋评论家胡仔说:陆羽以懂茶自居,在《茶经》里枚举了许许多多他所认为的好茶,其实他哪里品尝过什么好茶呢?把《茶经》里的茶拿到本朝,充其量都是些档次不高的草茶而已。(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这些人之所以胆敢瞧不起陆羽,并不是因为他们比陆羽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有幸生在了宋朝。宋朝的国力不一定比唐朝强盛,但宋茶却一定比唐茶讲究得多,甚至比现在的茶都要讲究。

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把茶叶焙干,碾碎,筛成粉末,撒到锅里,咕嘟嘟烧开,喝那锅茶汤。这锅茶汤很香,但也很苦,简直像药汤。为了减少苦味,或者说为了压制苦味,唐朝人会往茶汤里放盐、放姜、放花椒、放胡椒、放核桃仁,结果又把药汤变成了菜汤。

现代人喝茶,喝的是“泡茶”:把茶叶放到茶壶或者茶杯里,用热水直接冲泡,泡好开喝,喝完把茶叶渣儿倒掉。跟唐朝的茶汤相比,现在的茶汤没那么苦,小口细品,舌底生津,就算苦,也是先苦后甜,就像世间所有的励志故事。
来自: 中国茶网 ;庄付旗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