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千万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不仅彰显了其为民情怀,更突出了扶贫的重要意义。 在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即确保到2020年实现7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背景下,为了以“精神扶贫”推进“精准扶贫”,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7月8日,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学子组建的教育关爱服务团来到信阳市固始县开展为期七天“爱心支教,精神扶贫”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行七人到达当地小学并向校长说明来意后,为了更快地和孩子们熟悉起来,队员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进入教室分发给孩子们并开始尝试和他们交流。在问到每个孩子的梦想时,一位穿着朴素的小女孩在队员的鼓励下十分不好意思地站起来,用细微的嗓音低声说到:“我的梦想就是好好读书,将来有一天能走出我们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听到这里,所有队员都沉默了。 虽然学习条件比较艰苦,有的家庭甚至对孩子的教育并不重视,但这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却更是强烈。在得知此教育关爱服务团义务为孩子们讲解知识时,一些爷爷奶奶们也牵着自家孩子的手闻讯赶来,来看看这些大学生们是如何给孩子们讲课的。 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类课程,团队成员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包括书法、音乐、体育等兴趣类课程,让孩子们感受不一样的课堂的乐趣。课堂之余,孩子们都围在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身边问这问那,听他们讲外面的新鲜事。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百年大计,正所谓“经济未动,教育先行”,它关系着国家的兴衰,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 精神扶贫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身为青年,也许能为物质扶贫能做的还不多,但在精神扶贫,尤其是扶教育、扶文化方面,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早日走出大山,走出村庄。
来自: 河南农业大学 ;Lithromantic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