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60岁的李伟是南召县留山镇人,从小受淳朴的民风熏陶,在父母亲仁爱、善良、勤俭、正直的品德影响下,形成了宅心仁厚、诚实守信、刻苦敬业的做人做事风格。自1984年资助第一个困难学生、1985年救助第一个孤寡老人起,她的爱心之路灿烂花开。一路走来,虽然历经坎坷,饱受各种难题困扰,但她一直矢志不渝,执着地追求梦想,坚信风雨之后一定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资助过42位贫困失学儿童,先后收养了孤寡老人、五保老人和残疾人30多位,是她用30多年时间铸就的爱的丰碑。 2007年李伟获得“南阳市劳动模范”,2010年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养老楷模”,2013年5月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2013年3月当选河南省十二届人大代表,2013年6月,以12万票荣登“中国好人榜”。 爱心萌发 幸与孝道相伴 1985年天的一天,凛冽寒风,雪花肆无忌惮地飘着。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孤独而凄凉地蹲在街边的泥地上卖萝卜,破旧的毛衣无法帮她抵御严寒,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路过的李伟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当她了解到老人无儿无女时,不但买下了她所有的萝卜,而且将老人领回了家,给她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后来,李伟将老人认作自己的“母亲”,这一认就是20多年。她精心照料老人,直到为老人养老送终! 早在1976年,高中毕业的李伟在中学旁开了一个小饭馆,从那时候起,她便尽力捐助贫困学生,为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各种困难。1993年,李伟在镇上开了一家澡堂,她看到乡下一些老人因贫困无钱洗澡时,便决定对本镇60岁以上的老人实行免费,并免费提供香皂、毛巾、洗头膏。她的这一善举受到一片赞誉,老人们逢人就夸:“李伟这闺女是个好人呀!” 白驹过隙,时光悄然逝去。30多年来,李伟先后收养孤寡老人、五保老人和残疾人30多位,其中还有3位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军人,并且还抚养了三名孤儿;资助贫困失学儿童42位,其他受过她帮助的人太多太多...... 在南召县,李伟的事迹被乡亲们口口相传,在大家心目中,她是亲切的“慈善大使”,是最美的“山村慈善家”。 风雨兼程 苦难磨砺信念 “我愿奉孝心,从此无伶仃!”李伟决定创建老年公寓,她要为老人们打造一个养老“福地”。 2007年,李伟带着自己的所有积蓄和乡亲帮她募集的一些善款,并忍痛将大理石厂做了银行抵押,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00多万,历时一年,建立了南召县第一家非营利性慈善养老机构——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 而在此之前,她开办的大理石厂,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己的精心经营、管理,效益一直非常好,已经连续多年被南召县评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还被评为“省二级企业”。 但在她的心里,投身慈善事业的信念一直都在,她每天都在思考着怎样为留守老人创造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让他们能安度晚年呢?她给自己的答案就是——创建一个自己的老年公寓。 她也终于达成了所愿。夕阳红老年公寓占地面积约20000平米,建筑面积约5000平米,房间100多间,床位200多张,是一家中等规模的综合性养老托护机构。内部冷暖空调、太阳能洗浴、独立卫生间、电话、电视、电脑、健身室、露天舞厅等设施应有尽有。 尽管为了照顾这些孤苦老人,李伟倾尽了家财,自己和家人粗茶淡饭,债台高筑,但是这些苦难并没有将她心中那份热情扑灭。苦难的磨砺让她的信念更加坚定,风雨兼程,李伟无怨无悔。 艰难前行 一路付出无怨言 资金问题现在是公寓面临的最大难题。自公寓成立十年时间很少收到养老补贴,按照国家政策养老补贴应该是一年一补,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筹钱自救。因为公寓土地性质是医卫慈善,所以也不能从银行贷款(当初办理土地证时也缴纳了土地出让金,按照政策缴纳出让金的应该属于商业用地,应该能贷款的)。 公寓内部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没办法妥善解决。一个是扩大规模。虽然入住需求很大,可苦于资金有限,我们也不敢接受更多的老人。再一个是环境和设施的改善。由于公寓已经运行十几年了,空调、热水器等电器已经损坏,公寓墙体也很旧…… 李伟热心公益事业,建设夕阳红老年慈善公寓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很多有爱心的人都纷纷伸出援手,但毕竟没有长效的救助机制,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为了公寓能够运转下去,她整日奔波,昼夜操劳,疾病缠身——工作人员不够,她和全家人齐上阵,赶集买菜,刷碗做饭,伺候老人,端屎把尿,打扫卫生,整理房间……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都没有出门打工挣钱,而是一心扑在夕阳红老年公寓,为了老人们,为了支持自己的妈妈,他们放弃了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一心一意地支持公寓的发展。 虽然如此艰难,但李伟从不言悔,她始终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为了老人们,再苦再累她也会坚持的。她只有一个愿望:如果能把建设公寓时借的那些钱还给人家,那就好了! 前不久,南召县检察院、法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道德讲堂”的活动,李伟受邀给干部职工授课,讲诉其几十年大爱无边、无私奉献的慈善人生,传递孝老敬亲、乐善好施的美德。 医养结合 打造养老“福地”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李伟的夕阳红老年公寓也努力与时俱进:开办夕阳红统合养生理疗会所、开发夕阳红健康睡眠枕、五谷营养早茶、晚茶等天然养生用品、与淅川县大自然旅游公司合作打造夕阳红孝道文化示范基地、烹制爱意满满的孝道文化餐、创办孝道文化大讲堂、建立能批量生产养老产品的生产线…… 她觉得在生态养老、商贸养老、保健医疗养老、服务护理养老等方面还大有可为。然而,这一切美好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撑。 况且,为了适应新形势,公寓要对老旧的房屋和土地进行改造和建设。108间房子要全部粉刷,电器全部更换。装修出40间高档房间,实现宾馆化养老。公寓主楼后面的15亩的土地,我们计划建造别墅群和老年人室外活动中心,已经聘请专业的建筑施工团队对土地进行实际测量,建造至少10栋别墅、一块自己耕种的土地和室外活动场地等。 愿望是美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自己不懈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李伟坚信美好的愿景一定可以实现!“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在夕阳的余晖中,李伟大姐脸满是诚恳、坚毅和爱意,她正在宽敞整洁的老年公寓里忙碌着,透过她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可以让人看见一个散发着橘红色光芒的温馨而惬意的美好世界。 政府支持 鼓舞慈善前行 南阳市南召县县委书记刘书记、方县长、人大朱主任、政协领导和留山镇王松书记多次前往调研和考察,并鼓励和支持夕阳红老年公寓办好养老公寓,为社会多做贡献,成为政府的助手,社会孤寡老人帮手。主管单位县民政局更是多次到公寓送米送面,慰问老年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许多媒体先后报道了李伟这些年来,所做的社会贡献和爱心的传递的正能量。路,在脚下,李伟还要走很长的慈善之路,相信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附 1 河南省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概况 河南省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概况 河南省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坐落于南召县城东12公里处的留山镇东街村,紧靠S331省道,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管理人员3名,职工12名,医护人员3名。建院至今来共收养老人(老、弱、病、残、五保)500多人。目前在院食宿30多人。法人代表李伟。公寓2007年4月开始建设,2008年8月正式运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精神,属于关注老年人及弱势群体的非营利性独资企业,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证、房产证、养老许可证等手续齐全,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夕阳红老年公寓总投资43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330万元,配套设施100万元;新建房屋108间,设置床位200张,每个房间配齐电视、桌椅柜、空调、太阳能洗浴等用品。有20间房间配有室内卫生间。并配置中型会议室一处,面积100平米,图书室一处,面积100平米,图书3万册,娱乐活动室一处,面积180平米,内设麻将、军棋、象棋、乒乓球等娱乐活动器材。 现在,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再加之计划生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大量独生子女及务工人员家庭迫切希望能够妥善安置自己的父母,使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过上幸福生活,有尊严地安度晚年,老有所养,孤有所乐。所以夕阳红老年公寓替社会分忧解难,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但是通过建立以来这么多年的运行情况看,由于公寓投资规模过大,收费标准过低,入住人员没有达到相应的规模,企业运行严重亏损。为了公寓的生存,公寓自谋出路,一是办起对外餐饮部,聘请一级厨师一名,二级厨师一名,达到一次接待200人的规模;二是建立医养结合理疗会所,除了常规理疗按摩,另外开始有养生大讲堂,生产养生枕、养生早茶和晚茶。三是老年公寓全面升级,装修高档住房,实现宾馆化养老;通过上述的多方举措,用来维护公寓日常的正常运作,缓解资金不足所带来的压力,稍微弥补部分亏损,最终使公寓滚动发展,早日走上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附2 河南省南召县夕阳红老年公寓献爱心账户
来自: 河南频道 ;赵仁豪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