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个时代都有影响彼时一代人的阅读方式,正像是电子阅读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正像是“伢伢书”对朱达诚一代的影响。“我们小时候有一种书叫‘伢伢书’,上边经常连载一些武打漫画,小孩子都喜欢画画,上课的时候我们也会偷偷拿出来画。刚好我姐姐是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我经常去他们那儿玩儿,看到他们画什么像什么,就对画画这件事有了特别的兴趣。” 无意中的爱好带着朱达诚走向了美院附中,走向了更远的路。1957年朱达诚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美术系,和他一同考进来的还有唐小禾、尚扬等。脱胎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武汉艺术师范学院虽然从华师分出来了,但是党政上还是受华师领导,朱达诚还记得那时候上课还一直是去还在桂子山的华师。 “附中阶段什么都学,中国画、水彩、素描、油画、版画这些都是必须要学的基础知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雕塑学科。”程白舟先生教习素描,熊明谦先生教国画,钱延康先生教油画,每天早起去菜市场画人物速写,去沙湖、龟山、狮子山画风景。在附中就接触到了专业上最优秀的老师让朱达诚至今都感慨自己的幸运:“我们特别幸运,一进学校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后来一直认为在学习一个专业最初的阶段反而需要最好的老师,他们会让你看到这个专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激发你对这个专业持续的兴趣”。
来自: 雅昌艺术网 ;庄付旗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