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颜颜,女,汉族、1984年6月生,2007年组织成立叶子帮办志愿服务队,现注册志愿者300余名,开展叶子红娘、叶子咨询、叶子帮扶、叶子热线等志愿服务服务项目,10年来累计参与城市环境卫生整治、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文明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活动800余次,受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3000多人,被当地群众称为“爱心大姐”。曾荣获太康县第七届十行百星,周口市最美志愿者、河南省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帮人办事不求回报 姜颜颜成当地有名的“好心大姐” 在太康,“有事找叶子,叶子帮你办”,已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2015年10月12日,“叶子帮办”接到一个求助信息,李先生8岁的女儿李静(化名)走失。 原来,李先生的女儿以前一直在乡下跟随奶奶生活,当年秋季开学后,他才把女儿接到县城上小学三年级。10月12日早上7时许,其妻送女儿去上学,由于李静刚转到县城上学,环境不适,母亲离去后,她却未进校园。 当日上午8点多,李静所的班级老师发现其不在学校后,立即打电话向将情况告知李先生。听说女儿不在学校,李先生急忙和家人到学校附近寻找,但李先生等人寻遍了县城的各个角落,始终未见女儿的下落。无奈,李先生向“叶子家政帮办”求助。 接到李先生的求助信息,姜颜颜第一时间将信息上传到太康叶子家政帮办群、互帮互助群、志愿服务群、太康宣传群等多个微信群。很快,该条信息信息在志愿者服务群中被扩散、转发。同时,200多名志愿者在转发信息的同时,还自发到学校周围区域寻找打听,姜颜颜的微信一时回复爆棚,有人提供线索,有人安慰家长...... 一个小时后,一名志愿者在学校5公里外的毛庄镇大王庄村附近发现了这名女童。该网友迅速将女孩的照片通过微信,传给了李先生。经李先生仔细辨认,他确认女童就是他的宝贝女儿李静。 “谢谢你,谢谢大家,谢谢关心我女儿和为我们提供线索的好心人士,如果没有您的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先生激动地对姜颜颜说。“这些礼品你一定拿回去,这都是大家的力量,还是谢大家吧”。面对带着礼品来表示感谢李先生夫妇,姜颜颜婉言谢绝。 诸如寻人帮人的好事她干了很多,2010年,她建立了“叶子红娘Q微信群”和“叶子帮你找工作群”,先后为600多名进城务工和失业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让40多对有情人喜结良缘,她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好心大姐”、“热心媒婆。” 姜颜颜对公益事业的执着 感染儿子从小做公益 做公益,姜颜颜也有感到累的时候。当问及“你把那么多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对家庭、孩子感情上有亏欠吗?”时,姜颜颜说:“每次早上5点参与爱心早餐活动,孩子还没有起来。结束后到家已经7点多了,看到11岁的大儿子在厨房站在凳子上为8岁的弟弟煎鸡蛋,打豆浆,我就想流泪,说不出的酸楚”。一次下乡慰问贫困户,接到学校老师打来电话说:“您儿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把小朋友撞伤了,对方家找到学校来了,您孩子吓跑了,我们正在寻找!”当她匆匆赶回来,天快要黑了,已经放学,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她匆匆赶到医院,看望人家的小朋友,所幸搽破点皮无大碍,好说歹说付了医疗费,取得对方家长的谅解。当她发动几个朋友在学校胡洞里找到畏缩在角落里的儿子时,坚强的她抱着孩子顿时泪流满面,说不出话来。 姜颜颜对公益事业的执着,感染着家里每一个人,也从中收获了快乐。 今年才11岁的大儿子许家辉,经常同她一起到做志愿服务,到社区、敬老院,为老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而现在仅8岁的二儿子许家豪,更是多才多艺,从小就跟在她的身边,做小小志愿者,为老人们表演节目,给大家带去了无尽的欢乐。 “他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可以说是太康县最小的志愿者,当时才5岁。”说起小儿子,姜颜颜十分欣慰。她说,小儿子性格外向,每次去敬老院慰问老人们时,小家豪都会为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带去欢乐。 姜颜颜执着公益的善举一度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华网、中国搜索、大河报、大河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多次对其先进事迹进行报道转载。而作为执着公益事业十多年的一名普通志愿者的她一直这样认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帮助别人、实现个人价值。 “太康好人”从个人到全体 引发社会点赞 近年来,太康县搭建“百星”评选平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打造“太康好人”道德品牌,学习好人、崇尚好人、关爱好人、争当好人现象在全县蔚然成风;截至目前,“太康好人”库共收录好人1200多人,有2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26人获“河南好人”荣誉称号,“太康好人”由个体到群体、到现象、到品牌、到风尚、到文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点赞。
来自: 中国文明网 ;赵仁豪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