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公益 公益人物 查看内容

王世福:“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2017-8-7 21:35 | 评论: 0|来自: 大河网

摘要: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之于个人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之于企业是立足市场的基石,之于国家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近日,我省公布了2017年 ...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之于个人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之于企业是立足市场的基石,之于国家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近日,我省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诚信之星”名单。这些“诚信之星”用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展现了中原儿女重信践诺、信誉至上的精神风貌。从今日起,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诚信散发的光芒。

      8月6日,农历六月十五,又到王世福去村里给人理发的日子了。一大早,王世福就骑上自己那辆破旧自行车,带上理发椅、脸盆和理发工具出门了。到达贾庄村,街边早有人在等他。摆好理发椅,接了盆温水,王世福手中的旧式推剪就“舞”了起来。

       王世福是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事处小庄居委会的居民。1979年,27岁的他从安徽老家来到济源,在一个乐器班吹唢呐的老乡那里学了理发的手艺。“刚来济源时还要过饭,干这行也是生活所迫。”王世福回忆说,从那时起,他便担着挑子走村串巷为大家剃头刮脸。

       由于为人实在,手艺也不错,王世福很快就在当时的克井乡一带小有名气。同年,克井乡的小庄(即现在的天坛街道办小庄居委会)、贾庄、青多、塘石4个村的10多个生产小队与王世福达成了一个协议:各小队按每人每年0.5公斤小麦和0.5公斤玉米的标准,由生产队统一拿出来交给王世福,王世福在这4个村巡回上门为大家理发,每月最少到村里一次。王世福与村民互惠互利,称呼这种合作模式为“农民理发合作社”。最多的时候,每年有3000多人加入“农民理发合作社”。

       “后来生产队解散了,但是理发合作社作为一项居民福利被保留下来。”王世福告诉记者,从那时起,各居民组交给他的粮食变成了现金,每人每年1.5元。直到1995年,理发费才增加到每人每年3元。

       随着物价上涨,一般村里的理发店剪一次头至少也得5元,可王世福3元包年的价格却再也没有变过。“虽然钱不多,但是必须把每个人的头发都拾掇好。”王世福说。农历每月十四、十五,王世福都会开始一轮“巡回理发”工作。从村东村西到村南村北,从人多、大伙聚集的地方到卧床不起的老人家里,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直到把一个村该理发的人都理完了,才会转到下一个地方。一轮下来至少需要20天。

       每天至少为四五十个人理发,通常一站就是一整天……这对于65岁的王世福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女儿心疼父亲,曾劝他不要再干,多在家歇歇。可王世福总是说:“几十年了,大家见面都不错,我要是不去理发了,那些老汉、老婆儿和娃们怎么办?”给大家理发,对他来讲,不仅是工作、乐趣,更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一转眼,王世福已经为这个“农民理发合作社”服务了38年。他的诚实守信,他的一诺千金,受到了附近居民的普遍赞扬。2014年,王世福被评为济源市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5年,他荣获河南省第五届道德模范提名奖;今年,他又当选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诚信之星”。当记者和他聊起“诚信之星”的荣誉时,王世福只是轻轻地说:“我没啥别的想法,都是老实巴交的人,做人做活都得讲诚信,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来自: 大河网 ;赵仁豪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