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鹤壁骑行达人袁文江:计划用10年时间骑游全国

2017-8-9 23:17 | 评论: 0|来自: 中国三农网

摘要: 8月7日,淇滨区漓江公馆小区一区的袁文江用一上午的时间在一块白布上绘制出一幅台湾示意图。袁文江今年70岁了,2007年开始骑行,计划用10年时间骑游全国。如今10年期限将满,他已骑行6万多公里,他的骑游神州“地图 ...

       8月7日,淇滨区漓江公馆小区一区的袁文江用一上午的时间在一块白布上绘制出一幅台湾示意图。袁文江今年70岁了,2007年开始骑行,计划用10年时间骑游全国。如今10年期限将满,他已骑行6万多公里,他的骑游神州“地图”上除台湾外已盖满了各地的邮戳和纪念印章。

  退休后与骑行结缘

  2007年,60岁的袁文江退休了。“想着老了也要锻炼身体,就早上出门跑步,可是一连两天感到头晕。”袁文江回忆,当时去医院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血压高,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当时有点儿郁闷,但又不想放弃锻炼,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就开始骑行了。”

  从那一年起,袁文江爱上了骑行,越骑越远,结识了很多朋友,出市、出省……骑行全国的想法逐渐诞生了。

  2008年,袁文江患上了脑梗,住院时他特意问医生他还能不能骑行,医生果断回答“不能”。但是袁文江出院后没有遵照医生的叮嘱。“当时身边的亲戚朋友人都说‘哎呀!你要看好他,不要再让他出去跑了’。”袁文江的老伴儿告诉记者,她并不这么认为,“他出去跑跑心情也好,如果困住他,在家要闷坏的。”

  袁文江的第一辆自行车就是老伴儿出钱买的,当时老两口儿退休刚买了房子,所以袁文江能骑行全国得益于家人的支持。10年骑行,袁文江的老伴儿只有一次跟随他出去过。

  2013年袁文江患上了心梗,出院后他就想着骑游太湖。“当时确实不放心,我就跟着他一起去了。”袁文江的老伴儿说,2014年10月她和袁文江一起环绕太湖,骑行7天,行程396公里,那是他们唯一的共同出游,“太湖边风景那么好,我还是受不了,更别说他骑行的地方大部分很荒凉,要不我就说他能吃苦、有毅力。”

  10年骑行6万多公里

  每次骑行,袁文江都要仔细查阅地图,做好行程规划,将线路细化再细化。2009年4月,袁文江首次出市,行程367公里;首次出省,行程654公里;当年5月到天津参加老年骑游联谊大会,行程1460公里……袁文江厚厚的骑行笔记里记下了每一次骑行的情况。

  骑行3000多公里去云贵川,骑行3000多公里的寻访“丝绸之路”,骑游3500多公里穿越大西南……每一次出行袁文江都会做好记录。“孙悟空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我现在骑行的距离可是比他一个跟头还远!”袁文江说,算下来,他已骑行了6万多公里。

  这么长的骑行路,有没有危险?袁文江回忆,骑游大西南时,出了成都后在盘山公路上被一辆飞驰的摩托车撞倒。“那边的盘山公路拐弯处非常急,驶到跟前十几米了才能看见是否有车。”袁文江回忆,当时他推着自行车前行,刚准备休息,身后一辆车速很快的摩托车冲了过来,“自行车被撞出去十几米远,我也倒在了地上。幸亏身体没受啥伤,对方出钱修好车后我继续骑行。”

  还是在那段盘山公路上,袁文江看见一个骑友不慎冲出了道路,摔到了悬崖下车毁人亡。“出去骑行很危险,时刻要注意安全。”袁文江的老伴儿说,这么多年,袁文江每次出门到一个新地方都会发信息报平安。而袁文江每次骑游都尽量和骑友们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10年间,袁文江唯一单独出行的是去内蒙古,他称之为独行雁北塞外。2013年8月,经过准备,袁文江独自出发了。“骑友们都去那里了,我当时有事儿没去成,不想放弃就自己去了。”袁文江说,那次行程是2840公里,历时25天,两次翻越太行山,中途遇到了山体滑坡,扛着自行车走了不少路。

  “一个人就是孤单,没有人说话,靠坚持,不然就完了。”袁文江回忆,那次骑行他不仅到达了很多景点,还见到了老同学,收获不小。

  自制的骑游神州“地图”上盖满各地邮戳

  “之前我们出去骑行,看到有些骑友都是拿个本子,我想那多不方便,就找块布画了个中国行政区示意图。”袁文江带着自制的中国行政区示意图,也就是他的骑游神州“地图”每到一个地方就盖一个当地的邮戳。10年过去了,原本空空的“地图”上内容变得丰富了,不仅有邮戳和纪念印章,还有一些外地朋友的留言。

  “这是在南宁,一个懂汉语的越南小姑娘给我写的祝福语;这是在友谊关,边防战士写的留言。”打开“地图”袁文江娓娓道来,“地图”上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段回忆。

  在敦煌,一对来自荷兰的夫妇在“地图”上画下了两个骑车的小人儿并留言;在西藏、新疆等地,当地的居民很愿意在袁文江的“地图”上用本民族的文字写下祝福。

  2015年前后,袁文江在三亚过冬,结识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老人,他们临时组成了“三亚候鸟追梦骑行队”每天骑行。有一次骑到“天涯海角”景点,每个队员都在他的“地图”上签名留念。“当时最大的那位已81岁了,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我真佩服他。”袁文江说。

  多年骑行经历让袁文江见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感叹贵州的“地无三尺平”,感叹西南地区的老年人能吃苦。他记得新疆的横风猛烈,大货车都差点儿被吹翻;还记得骑出敦煌后,有一个叫洪井镇的地方,偌大一个镇只有六间房子,一个人和一条狗……

  骑游中总能遇到好心人

  10年骑行经历,袁文江最大的感受是总能遇到好心人和老乡。“在漠河碰见一个‘驴友’,背着包走得很辛苦,一问才知是大赉店镇的。”袁文江说,在三亚广场有个小伙子在唱歌,一问也是咱鹤壁人。

  老乡见到老乡格外亲切,在广西北海,袁文江发现一辆豫F牌照的车辆,一问是在北海工作的鹤壁人。“姑娘特别热情,把我们送到入住的小区。后来坐电梯时突然又遇到了以前的一个工友。”袁文江说,那位工友他已经20多年没见过面了,谁曾想在北海遇到。

  这些年,让袁文江感动的是一路上总能遇到好人。在大兴安岭林区,一个年轻小伙子骑行10多公里追上他们归还落下的钱包。“吃饭的时候,好几次把帽子落下,都是饭店老板开车追上归还。”袁文江说。

  有一次住宿,我问了一句:“老年人能不能便宜点儿?”前台的小姑娘直接不收钱了。“我们也觉得过意不去,心想就在那里吃饭,总得消费一下,没想到最后人家还是不要钱。”袁文江说,小姑娘表示,他们都是老年人,要当自家老人对待。离开那天,找不到做锦旗的地方,无奈之下袁文江跑到超市买了纸和笔写封感谢信送了过去。

  这样暖心的事儿太多。袁文江独行雁北塞外的骑行,从娘子关下来已经临近中午。这时过来一个年轻民警对他说:“你犯事儿了,到派出所等我。”“当时我就闹不明白,我咋就犯事儿了。”袁文江到了派出所,发现还有4个民警,又过20多分钟那个民警回来了。“我问他,我犯啥事儿了,他回答,你犯了吃饭的事儿了。”

  “几个民警特别热心,非要我留下来一起吃饭,太感动了。”袁文江说,路上遇到的好警察、好司机真是数不过来。

  为陪父亲圆梦 儿子准备骑游台湾

  “一路苍凉亦如画,汗如雨下终不悔,吾父雄心胜壮年,有梦终圆万里天。”在袁文江骑游神州“地图”上有这样一首诗,是一次骑行中,儿子发给他的,他就抄在了上面。

  没有家人的支持,袁文江可能走不了这么远。得知父亲的骑游神州“地图”上还有空白,袁文江的儿子决定陪伴他骑行台湾。“儿子说了,台湾能盖章的地方很多,所以我就单独画了一个台湾的示意图,到时候要一个地方一个地方都盖下来。”袁文江说,台湾骑游的线路他已经规划好了,不出意外近几天他就要办理去台湾的手续。台湾之行将于2018年元旦前后开始,届时他的10年计划就要告一段落,最后可能要考虑骑行欧洲。

  “欧洲地方小,对我骑行了这么远的距离来说,简单。”袁文江笑着说。
来自: 中国三农网 ;陈嘉祯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