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水滴汇入大海:大学生走进社区服务居民回馈社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绿城实践调研队
大学生,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大学生的发展代表着社会发展的速度及质量。而现当代大学生,当他们走近社会,又是另一番风采。
“祖国是山川,是河流,是行人,还是行人脸上的笑。” “爸爸,祖国妈妈长什么样子啊,我怎么没见过?”“祖国母亲啊,就是你看到的山川、河流、行人还有行人脸上的笑。” 这样一段对话出现在实践团队举办的纪念香港回归20周年及建党96周年的活动中,角落里的一对父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天,孩子被爸爸抱在怀里,满脸天真好奇的看着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有个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图片展,一张一张记录的都是香港这二十年来一点一滴的变化,现场安排了讲解员为围观群众讲解并回顾历史,一张图片就是一段历史。 1997年到2017年,香港奏响的,始终是奋发向上的主旋律,演的是中国人民的崛起,奏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 在纪念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活动中有这样一个环节,邀请围观群众谈谈香港回归二十周年的感想,有这样一段发言让人印象深刻。 “香港回归是民心所向,二十年了,我现在都还记得二十年前的那天晚上,在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一同升起的时候,整栋楼整条街的国歌声。”亲眼见证了香港回归夜的李爷爷说。 历史总是容易被遗忘,我们回顾过去纪念过去就是为了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实践队举办的特别活动正是如此用意,历史不应该只有老人记得,青年人、少年儿童都应该回顾,铭记。 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主力军,实践团队所做的纪念活动带给社区居民的不仅仅是快乐,更多的,是带领人们回顾历史,铭记历史。社会不断发展,但历史,不容忘记。
“我们每个人能够做的其实只有一点点,但是总要有人去做。” 社区的交通和卫生一直以来都是清洁工和交通警察在管理,这一次,实践队来到了社区,走近服务岗位。 “志愿事小,我们能做的本身就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总要有人去做,做完才知道,我们平时享受的太多又太理所应当了。”志愿者王华山感慨道。 实践队走进社区,为环卫工人送去清凉,送水送毛巾送快乐。在路口进行交通文明岗的服务,未行人指导道路交通。每一件事都琐碎而渺小,但是,不可或缺。 “很难想象环卫工人每天是怎么把那么大的区域保持的那么整洁的,也难想象交警们是怎么在路口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的,太难了,真的,对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说,无法想象。”志愿者徐怡楠。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我们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整洁干净的街道,井然有序的行人,安全舒适的社区等等等等,那些我们以为理所应当的事情,其实并不尽然,这些事看起来渺小,但,总要有人做,并且,不可或缺。 大学生是社会公共服务的享受者,往往理所当然,浑然不知。走近社会公共服务岗位这样的活动,带动的不仅仅是大学生对社会奉献的进一步认识,更多的还有带动大学生进行自我反省,重新定位自我。当然,不能忽视的,还有大学生投身社会服务对整个社会的积极影响,当大学生穿上志愿者服装,行人投去的欣慰的眼神,大概正是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
“朝阳升和夕阳红是一天中最美的两个时候,而这两个年纪的人,最应该被关注守护。” 老年公寓越来越流行,托儿所越来越受欢迎,这在这些行业的从业者看来似乎商机满满,但实践队员们看到的,从来不是这样。老人和小孩,这两个社会中最需要被陪伴的群体,如今越来越多的被人为安置在一起,相互陪伴。人们以为这样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其实不然。 精神需求,这是整个社会都应该关注的词,老人和小孩之间,尤甚。我们总是认为解决温饱解决物质需求就足够了,殊不知精神上的关怀才是这两个群体最最需要的。 “真开心孩子们能来看我们这些老骨头,跟孩子们聊天真开心。”老年公寓里的陈爷爷说。 “跟孩子们合照,隔天孩子们还把照片给我们送来,哎哟把我开心的,这把年纪能照照片是真好,真好!”公寓里的刘奶奶在收到志愿者们洗出来的照片时笑道。 实践队到老年公寓为老人们表演节目,跟老人们聊天,和老人们合照,一点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播下了一粒种子,收获的却是一片桃林。 “祝志愿者哥哥姐姐们天天开心!”这是志愿者们临走时爱心课堂中孩子们突然对志愿者们喊出的话,瞬间,五味杂陈。 “真的,孩子们真的特别有心,你一点点的关心他们都能感受到,都是平时特别调皮的孩子,突然这么一句话,瞬间鼻子就酸了。”志愿者麻跃琪哽咽道。 朝阳升,夕阳红,美景,应当陪伴守护。
“不能忘记,不能忘记。” 每年的七月七日都是中国人民感慨万千的一天,1937年7月7日,那个永远发烫的日子,那一天,东方的巨龙沦陷,那一天,中华民族又觉醒。“是的,我是卢沟桥……”伴随着实践队员们和孩子们的演讲,纪念七七事变八十周年的活动被推向高潮。八十年风风雨雨,八十年跌跌撞撞,中华民族重新站起来,坚强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沉稳厚重,一如既往。 历史不容忘记,苦难不容忘记。总要有人提醒,这样的任务交给大学生最好不过。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应当把铭记历史的重任主动扛起,世世提醒,代代传承。 志愿事小,精神为大。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发展力量,应当明确自身的责任和发展要求,在不断的实践和锻炼中为社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这力量很小,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个人的力量汇聚终将成为海洋。 “海洋很广阔,但是没有水流汇入总有枯竭的一天,水滴很渺小,但汇入大海,谁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我们从小沐浴在社会的日光下,被各种各样的社会工作者服务着,该是我们这从海洋中跳脱出来的小水滴回归的时候了。”志愿者徐少华总结道。 所谓实践,大概就是一群意气风发的少年,怀揣着青春与梦想,为那难凉的热血不断努力,不断刷新自我。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大多可归根于回馈社会,十几二十年的心安理得,真正深入其中才知道这些年幸福快乐的生活是多少人辛辛苦苦早起晚归奉献的成果,庆幸的是我们还年轻,不知艰难为何物,前方路漫漫,吾辈终将上下而求索。 让水滴汇入大海,慢慢的流进小溪,淌进河流,最后汇入大海。一步一步,百转千回中重新认识自我,同样,也重新认识社会。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