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市第二个“中华慈善日”广场活动暨1100辆轮椅发放仪式在市“两馆”广场举行,发放的轮椅将成为我市广大残疾人朋友出行的得力助手。此外,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慈善医院现场义诊和慈善成果展,介绍了我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 活动现场,200名受助残疾人代表坐在崭新的轮椅上,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55岁的张明芳2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残疾,多年来社会帮扶和救助给予他莫大的关怀和鼓励。现场慈善公益团队成为服务亮点,每一位残疾人身后都有一位志愿服务者照顾,“慈善事业是惠及社会大众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天能够来到现场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帮助,我们很高兴,我们坚信社会因为有爱才更美好!”市慈善总会八号公益团队相关负责人杜海东说。 据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全年发放轮椅1100辆,救助1100人,救助对象为经普查核实后录入河南省“曙光行动”——轮椅助行工程管理系统的重度下肢残疾人。轮椅助行工程是在省助残济困总会的支持下,由市慈善总会重点实施的品牌项目,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在全市免费发放轮椅18290辆,价值650余万元。据了解,我市始终把慈善事业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民生改善的重要途径,这几年我市在安老、扶幼、助学、济困等多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以来,全市各级慈善组织共募捐慈善款物6.4亿余元,发放救助款物5.5亿余元,救助困难群众约73万人,先后三次荣获“中国慈善百强城市”。 今年是《慈善法》颁布实施的第二年,活动现场,文峰区、龙安区、北关区、殷都区、高新区还举办了慈善成果展。“为了丰富‘中华慈善日’的活动,我们从9月1日开始至20日,在老市政广场、‘两馆’广场以及各区开展10场慈善义演。”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除已经开始的《慈善法》宣传、轮椅助行工程,我市还将开展“慈善救助一日捐”活动,号召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募集的资金将用于开展安老、抚孤、助学、助医、助残、济困等慈善救助活动。
来自: 网易新闻 ;陈嘉祯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