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山区孩子的梦想,让深山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有书读是西峡县丁河镇古峪小学教师陈俊德一生追求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陈俊德坚持了40年。如今,所教的孩子一个个长大成才,陈俊德也从健壮的小伙子变成了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今年教师节前夕,陈俊德当选河南最美教师,成为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教师。 1977年,高中毕业的陈俊德被古峪村委会聘请为村筹教师。赶到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深山沟里,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十几户人家分散在四五里的山沟里,唯一的教室是生产队的3间牛圈。当时,他也曾犹豫过,可看着朴实的村民和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 没有课桌,从农户家找来几块长木板用土坯支着;没有凳子,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没有黑板,找一块木箱盖挂在墙上……就这样,教学点办起来了。陈俊德吃住在学校,邻居从山上砍来木棍搭了一张床,铺上麦秸,就成了他的“安乐窝”。他自己动手用土坯垒了一个锅台,这就算安顿下来了。就这样,在这个深山沟的教学点,守着煤油灯,守着青山,守着孩子们,陈俊德一干就是6年。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陈俊德利用星期天自己动手垒墙,把教室和牛圈隔开;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他带领学生搞勤工俭学,捡橡壳、薅草药,增加收入。不用交书费,作业本、铅笔也是免费,家长不用花一分钱。山区条件差,交通不便,有的孩子几个月不理发,看到这种情况,陈俊德买来理发推子,定期为孩子们义务理发。 由于山区经济条件艰苦很多学生辍学,但只要陈俊德知道有适龄能入学的,就决不让他们掉队。为了保证每一位适龄儿童入学,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全村的沟沟岭岭,走进每家每户做家长的思想工作,使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连年达到100%。 在学校,他既是校长也是老师,既是保育员也是炊事员。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他让学生中午在学校吃饭,离家较远的就住宿在校;为了照顾好孩子,他住进学生寝室,每天夜里用热水给他们洗脚,帮他们铺床、叠被,半夜还要喊学生起夜、为他们盖被子。40年来,他就像深夜里的一盏灯,照亮了山区每个孩子的心。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付出越多,价值越大,幸福感越强。陈俊德2013年被评为西峡县最美乡村教师,2015年被评为河南好人,2016年被评为河南省师德标兵。 如今,陈俊德已经59岁,再过一年就要退休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山里孩子能就近读书。如果学校需要,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陪伴他们成长,培养他们成才,直到我走不动为止。”这是陈俊德的肺腑之言。
来自: 南都晨报 ;赵仁豪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