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邓州市人民医院活学活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为该市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1 三十余载砥砺奋进做人民健康“守护神” 邓州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83年,由南区、北区和湍北新区分院(正在筹建)三个院区组成,是豫西南边陲医疗、科研、急救、预防、康复、培训和承担分级诊疗的二级综合医院。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6亿元,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床位1200张,年门诊量30余万人次,年住院患者近5万人次。医院职工123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14人,博士1人,硕士13人,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53人,中级职称224人。拥有飞利浦3.0T磁共振成像系统、飞利浦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西门子1.5T超导型磁共振、西门子64排128层CT、北京医科达直线加速器等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现有22个职能科室、33个临床科室、29个医技科室,拥有中国基层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区域性疼痛诊疗中心、邓州市检验中心、邓州市影像诊疗中心、医院肿瘤综合诊疗中心、妇儿中心、腔镜诊疗中心、介入诊疗中心、生殖遗传医学中心和准分子治疗中心。疼痛科被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授予“全国疼痛专科标杆科室”称号,内分泌肾病科、神经外科为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胸外科、骨科、普外科、肛肠外科、创伤外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等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烧伤、医学美容、生殖遗传等科室为医院特色科室,开设名医工作室3个,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近年来,该院把医疗技术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大力发展高精尖技术,在微创介入技术、腔镜诊疗技术、创伤修复技术、康复医学技术、肿瘤防治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特色和优势。该院先后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等10余家大型医疗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合作关系,在人才、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有力的支持。该院现为河南省医院协会医院分级诊疗管理分会常委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医学协作体系成员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会诊分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协作单位及会诊分中心,远程会诊工作顺利开展,极大地满足了邓州市危重患者的诊疗需求,社会反响良好。 2 “1+1+N”分级诊疗模式为患者就医保驾护航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邓州市人民医院整合区域内医疗资源,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推行分级诊疗服务,探索实行“互联网+医共体”医疗服务模式,构建邓州“市、镇、村一体化”下的“1+1+N”分级诊疗平台。 通过“互联网+医疗”的结合,该院推出医院网站、微信、就医宝APP等服务平台及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推动区域内诊疗信息互通互联,便携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方便患者就医。连接全市医生、患者,并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成立专科联盟,建立上下贯通的体制机制,实现远程医疗,推动全国三级医院专家资源下沉。下联邓州市18家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与其签订专科建设帮扶协议,制定双方权利和义务,定期安排医生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坐诊、讲课、培训等。借助医共体信息化构建城乡之间的新型医疗协同服务模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加强医共体医院交流,促进各医共体医院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此外,该院创办雨露医生集团,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指导、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业务工作,为社会培养优秀医疗人才,努力形成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发挥优质资源对医院的帮助,为健康邓州贡献力量。 3 打造县域互联网医院优势医疗资源惠民生 互联网医院建设是以国家医改政策建设方案为指导,基于云计算、物联网、系统集成等技术,覆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城区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医疗共同体智慧医疗应用云平台,促进实现分级诊疗和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建立基于医共体的智慧医疗应用云服务平台。 邓州互联网医院是以邓州市人民医院为主体成立的,联合微医集团,通过互联网设备,连接线上29个省市的2400家三级医院、7240多组专家团队、26万名医生,横向连接全市各级医院、医生、患者,构建起的邓州市“市(县)、镇(乡)、村一体化”的分级诊疗互联网平台。互联网医院设立全科医生学院、远程协作中心、临床数据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技术通过线下设备的支持完成远程诊疗+远程会诊+远程转诊+电子病历+远程教学+支付结算+电子处方流通的互联网模式下诊疗。 邓州互联网医院平台上连接了全国2400家三级医院,覆盖29个省,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26万名副主任以上医生在线提供预约挂号,全国三甲医院号源随时预约,为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服务,让三甲医院专家不再一号难求。疑难重症患者可通过主治医生申请向全国多家三甲医院的专家进行转诊,专家会根据病情优先原则为对症患者提供加号就诊机会,为疑难重症患者开启就医绿色通道。同时,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可及时转至下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降低医院成本支出,并为患者提供一体化、便利化的疾病诊疗——康复——长期护理连续性服务。 邓州互联网医院同时具备在线会诊的功能。在线会诊跟在线问诊的不同在于:在线问诊是患者直接对医生发起的病情咨询过程;而远程会诊是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可由主治医生发起远程会诊,通过视频连接全国各学科权威专家,获取专家的诊疗意见。 诊疗结束后,患者可以拿着医生开的电子处方,直接在网上药房扫码买药,会有快递直接配送到家,省时省力,方便患者用药。当然,患者还可以选择线下的药店进行购买。互联网医院还开设全科学院,由全国医院的专家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全市村医进行培训,提高全市村医的医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该院通过互联网医院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服务体系,助力健康扶贫。该院组建专家团队,深入乡镇,深入群众,安装设备,采集村民信息。团队配备智能穿戴设备,可将村民实时血象、血脂、血糖、肝功、肾功、尿常规、心电检测、彩色超声等信息采集下来,储存至网络云盘中,供医共体合作单位使用,为健康体检、慢病筛查提供医疗数据支持。目前,已完成3家基层卫生院和15家村卫生室接诊点的设备安装,初步实现线下初诊、双向转诊、互联网专家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电子处方开具、药品配送、慢病管理等功能。 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邓州互联网医院致力于为邓州市百姓提供移动签约、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健康咨询、在线问诊、转诊会诊、慢病管理、药品配送、诊后随访等一体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建设以邓州互联网医院为中心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心”,为家庭医生签约提供综合性线上线下解决方案,实现签约群众信息,群众、村室、乡卫生院、邓州互联网医院信息共享。通过对社区医生、村医及相关医院医生的培训,使其学会使用互联网医疗平台,更方便地为全市百姓提供健康咨询、疾病干预、健康管理等服务。该院专家团队深入乡镇为群众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主要签约方式有集中签约、利用放学时间进入学校对学生进行集中签约、入村入户对行动不便的居民及因病致贫的居民进行签约。 邓州互联网医院配备的移动设备管理云平台实时监测接诊点(罗庄镇)设备工作情况。截至2017年9月28日下午7点,监测到13台设备工作总次数为23310次,建档人数5708人。监测数据显示,罗庄镇2041名群众测量血压,48.65%的群众血压偏高,其中2.35%的群众疑似高血压;1415名群众空腹测量血糖,29.4%的群众疑似糖尿病,69.89%的群众血糖正常;6132名群众测量血氧,1.84%的群众血氧供应不足,0.76%的群众疑似低血氧;4971名群众测量BMI值,14.99%的群众体重超重,6.66%的群众属肥胖人群。数据显示,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筛查乡镇已接近半数人口,慢病管理已经成为当下人民健康的首要问题。邓州互联网医院收集区域内群众健康大数据,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教育、管理、健康促进等方面为该院医共体合作单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邓州市互联网医院的落地,给医共体建起了优质资源双下沉高速公路,实现了让“信息技术多跑路”,让“病人不跑腿或少跑腿”。互联网医院把市、县、乡、村、医疗机构“网起来”,打破医疗体系间的围墙,“授之以渔”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健康管理与慢病管理日益强化,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重点,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得到更多优质服务。进一步放大优势医疗资源,使邓州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家优质资源,享受到国内知名医疗专家的医疗服务。利用网络医院云平台,对患者的病程、病情、健康状况进行精准化管理,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效率,全面提升了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来自: 新浪网 ;白佚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