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为医药费发愁了,自付费用通过医院一站式服务窗口再次报销,现在每月只花30多块钱。”淅川县滔河乡清泉村贫困户张海燕日前高兴地说。这是该县实施医保救助工程出现的新变化。 优诊优治患病贫困人口。该县筹集扶贫项目资金526万元,对全县贫困村卫生室进行高标准改扩建和医疗设备升级,今年年底将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组织医护人员450余人次,深入村组,对患病贫困人口开展普查。确定县人民医院为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对全县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9种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集中评估和救治。在乡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成立贫困人口诊治团队,为贫困人口发放明白卡和优诊卡,设立优诊窗口,开辟就医绿色通道,贫困人口持卡可优先诊治。 开展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县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1+1+1”(1名村医、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1名县级医院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级医院医生负责制订大病治疗方案及住院期间的诊疗和转介;乡镇卫生院医生负责落实县级医院医生的治疗方案,及时掌握、处理病情;村医负责群众常见病的初级诊治、日常随访与筛查、个体化健康教育,让贫困人口少得病。 构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防线。该县财政拨付360万元,为贫困人口每人补贴60元缴纳保费,所有贫困人口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设立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基金,率先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入院时不需缴纳住院押金,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等“三重医疗保障”报销后,剩余部分由民政医疗救助按规定进行救助,且所有报销程序均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让农村贫困患者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和便利。目前,该县贫困人口大病医疗费用报销率达99%。
来自: 新浪网 ;白佚名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