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河南健康 健康快讯 查看内容

大医精诚的刘会生教授

2018-1-9 23:26 |原作者: 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张彦朝 高晓云 | 评论: 0

摘要: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几千年励学育人,几世纪英才辈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河南省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刘会生教授就出生在这里。河南省南阳市是 ...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几千年励学育人,几世纪英才辈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河南省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刘会生教授就出生在这里。河南省南阳市是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在河南浓厚文化底蕴和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下,刘会生教授深受医圣张仲景悬壶济世的思想影响,满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报效祖国”的志向已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根发芽,孕育成长。如今的刘会生教授已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著名中医针灸专家,他是中医界人的骄傲,更是河南人的骄傲。
       在河南省医疗界,提起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刘会生教授,可谓无人不知,大名鼎鼎。
       为何?不仅是因他影响力强,他医术精、医德高,而且更是缘于他把“医者仁心”看得比天还大。

       一、钻研医术   精益求精

       他,一位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的知名专家,一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一位把“大医精诚”的医学文化精髓诠释地淋漓尽致的医院文化人,他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刘会生教授。从医的几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始终以进取、博爱、人道、奉献的精神,孜孜不倦,不断求索,一边钻研医学医术之精髓,一边托起医德医风之典范,不论高低贵贱,只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阐释了一个医生对健康和生命的崇高礼赞,他是医院的医院文化人的锦旗。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救死扶伤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天职,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刘会生教授深知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的重大使命,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自己献给了心爱的医学事业,脚踏实地、坚韧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以消除患者疾病痛苦为己任,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全身心地投入到针灸科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
2017年9月10号教师节,是刘会生教授的节假日休息时间,那天刘教授感冒发烧刚退烧,不顾年老(79岁高龄,身体有病),亲临来到郑州上街区小区免费为小区居民和周边居民义诊,有颈椎病,腰腿痛,关节病,失眠,小儿发烧,带状疱疹,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各种疾病患者,免费为六十多位患者治疗,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下午6点。刘会生教授,这种一心为病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受到了上街区政府领导和社区居民的赞扬。一位颈腰腿痛病人连连称赞,刘教授扎针针法真快,没感觉一点疼,还有一位背疼很多年的患者,起针以后说,刘教授针神了,我腰背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还有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扎上运动针后惊讶地说:“您们看我的手,会伸会握了,刘教授的针法太神了”。 这位脑梗后遗症患者感动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工作认真负责、医术精湛”,这是病人对刘会生教授的评价。作为一名医生,只有通过优质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为保持自己在业务工作中的优秀状态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他平时坚持不辍地学习,并且十分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对临床中遇到的危重、疑难复杂病症,细心观察,潜心研究,查资料,与同行进行切磋,力求用最佳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患者痛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疗法,了解针灸科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
        临床工作离不开科研。刘会生教授深知理论与科研工作的重要,他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积极撰写论文,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拥有多年的临床研究经验和治学经验,著有《针灸新知识辞典》等多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10余篇荣获国内外优秀论文奖。2000年8月,刘会生教授被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香港现代医学研究中心聘为高级研究员。他先后赴中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医疗和讲学,还受到泰国、英国等各大医疗机构的邀请,曾获东方国际名医特别贡献勋章一枚,获国际医药学金象大奖。
      刘会生教授擅长针药并用治疗偏瘫、面瘫等疾病,同时对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痛经、月经不调、小儿遗尿、顽固性头痛、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在治疗方法上有独到之处。

       二、恪尽职守   德技双馨
 
        坚守医德,服务患者。医者父母心,在工作中,刘会生教授深刻体会到,做为一名医生,不仅在医疗技术上要逐渐达到精良,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才能进一步担负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
他以院为家,满腔热忱地为患者服务,事事处处以病人为中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论是严冬还是酷夏,每周一到周六的上午,79岁高龄的刘会生教授都会准时准点来到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坐诊,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富贫、社会地位高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对待每一位病人,自己都能做到认认真真检查、详详细细解说、兢兢业业施诊。当遇到患者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上图为79岁高龄的刘会生教授在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耐心坐诊中

上图为79岁高龄的刘会生教授在诊室细心为患者做针灸治疗,并言传身教年轻医生

       工作中,他时刻为病人着想,从检查到治疗,更是为患者精打细算,如果遇到远道而来的患者,还会跟相关科室沟通联系,给予及时治疗,尽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日和医疗费用等等。
他还非常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问候语,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与尊重,与患者如朋友。

三、不忘初心,为了心中的健康中国梦创新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健康,注重高品质生活,注重身体健康,构建“健康中国梦”已成为当下重要战略使命。“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百姓们的共同的期盼。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全民健康——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这是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健康中国梦”。
       是他,一位技术精湛的著名中医专家,一位创新针灸技术的“神医”,自觉做到了有利于国家、促进全民健康的战略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的杰出中医专家,满怀“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报效祖国”的志向,为更多身患在病魔中的患者解除病痛。

       是他,秉承着“不忘初心,为了心中的健康中国梦创新发展”为理念,不停地在研究医疗技术,不停地治病救人,不停地言传身教,在为促进全民健康、全面小康,促进全民身体健康而不懈努力,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境界,他就是技术精湛的著名中医专家刘会生教授。
       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和保障。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充分肯定中医药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突出成绩。
刘会生教授非常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对于年轻的医生,他甘为人梯,言传身教,满腔热忱,毫无保留。认真做好“传、帮、带”,将最富有临床经验和专业性的针灸诊疗技术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切实为提高年轻医师的临床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送上最沉甸甸的“大礼包”。还多次鼓励年轻医生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针灸诊疗新技术新业务,使医院的人才梯队迅速成长,他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学习的楷模,是人民健康的公仆,是健康中国梦创新发展的忠实践行者。 

上图为刘会生教授满腔热忱地培养教育年轻医生

       刘会生教授指出:“中医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包含了炎黄子孙上下五千年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精髓,一直为世人所学习和倡导。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也不远万里前来到中国取经,为学习到更多的中国医学医术,学习到更多的医学智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医医术更好地走向世界,这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中医针灸技术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越来越快的现代生活中,中医针灸技术疗效应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因为它为人们解除了病魔。我要把最好的技术医治深陷病患的患者,让他们更健康地生活;我更要把最好的临床诊疗针灸技术用心传授给广大弟子,让更多的优秀弟子拥有新技术为患者治病救人,促进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梦。”
       刘会生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且做的很成功,很有价值,很有意义。他潜心治学,注重实践,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研究针灸医术,只为治好更多的病人。
       刘会生教授说,为生命保驾、为健康护航,这是我们每个医生心中的崇高信仰,我将坚持履行“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神圣职责,凭着对医学的忠诚和对生命的尊重,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实现守护患者健康的人生价值,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张彦朝  高晓云)

原作者: 记者 李新民 郭亮 通讯员 张彦朝 高晓云 豫民网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