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曾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 所以,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今天,我们传承端午节日,划龙舟、吃粽子......看似只是古老的仪式,但正是这些千载不变的细节,加固了民族认同和文化认知。在这个节日里,端午二字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爱国情感的载体,而正是有了这一个又一个符号意义的“根”,中华民族的澎湃精神才化为不竭的筑梦动能。 为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优良传统,过好我们自己的节日,端午节期间,在郑州有一群爱心志愿者发起全城联动送粽子活动。 河南“粽子哥”公益发起人刘明广联合惠济区残联志愿服务队、周口人郑能量公益联盟、金水区红十字善美缘志愿者服务队、郑州饺子哥公益、捐一分公益部免费早餐工程等17家爱心团队或企业组建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6月15日至18日发起了以“弘扬大爱 ‘粽’满绿城”为主题的全城联动送粽子大型公益活动。 6月15日上午,在二七区,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与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爱心之家公益联盟在郑大东生活区为社区残疾人、孤寡老人、市民发放100多盒爱心粽子,还为郑州爱心导盲犬服务中心捐赠4袋米、4桶食用油;在金水区的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和惠济区厚德康复教育中心,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联合金水区春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惠济区残联志愿服务队为在那里接受康复训练的自闭症、智障等200余名特殊孩子发放400份爱心粽子。 6月16日上午,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联合惠济区残联志愿服务队在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老鸦陈老年安置区组织志愿者与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的30多名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对象及其家属一起包粽子,还举行文艺演出、理发,健康体检等服务项目,当天发送爱心粽子500份。 6月17日下午,在管城街南仓街爱心早餐店组织志愿者包粽子、煮粽子,为端午节派发粽子做准备。 6月18日上午,在中原区残联,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为兰花草艺术团残疾人送粽子;在管城区南仓街爱心早餐店,为150名左右环卫工送粽子;在高新区西四环堂门路锦和苑石太新中医诊所、郑东新区商务外环与众意西路交叉口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惠济区颐和养老院等发放点为残疾人、环卫工、外来务工人员、市民、老人发放爱心粽子。 在高新区石太新诊所全城送粽子活动中,金水区红十字善美缘爱心服务队提供200个粽子,络通万康膏贴提供200个粽子,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提供500个粽子,一地壳瓜子厂家提供150袋瓜子,分别发放给环卫工人、工地农民工、社区老年人和残疾人。 18日下午,河南自驾户外委员会副会长马亮、粽子哥刘明广,粽子哥公益联盟副会长刘丽娜等冒雨为二七区马沟儿童福利院200多名孤残儿童送去陶老大捐赠的粽子,连续四天的公益活动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组织17家爱心团队,开展全城联动派发爱心粽子公益活动, 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郑州百兴食品有限公司捐赠1000个陶老大粽子,各界爱心志愿者捐款近6000元。全城共设二七区郑大东生活区、金水区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惠济区长兴路街道办事处老鸦陈老年安置区、中原区残联、管城区南仓街爱心早餐店、郑东新区商务外环与众意西路交叉口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惠济区颐和养老院、二七区马沟儿童福利院等十个发放点,为残疾人、环卫工、孤儿、老人、农民工等群体发放,参与志愿者约500人次。 据了解,为包粽子、煮粽子,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发起人刘明广、金木浴疗经理李均刚和管城区南仓街爱心早餐店负责人陈新伟一天一夜没有休息,饿了吃个煮好的粽子充饥,为他们大爱精神点赞! “粽子哥”公益发起人刘明广说:“过好像端午节这些我国自己的节日,是继承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关心弱势群体是全社会的责任,欢迎更多公益组织加入河南粽子哥公益联盟,明年的今天我们一起送粽子。”
来自: 粽子哥公益联盟 ;原作者: 刘丽娜 刘丽娜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