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8时,华灯初上的宣化大街人潮涌动,各大商场、门店霓虹灯闪耀。记者走进一家服装店,几名女士正在仔细挑选心仪的服装,年轻的店员在忙着招呼顾客。这家服装店的老板告诉记者,今年前三季度门店的出货量和营业额都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尤其是第三季度的营业额增加尤为明显。这是我市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的一个缩影。市统计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消费市场的稳步增长,预示着济源市的结构调整已经初显成效。” 在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济源市不断加强结构调整,保持消费品市场稳定。我市统计部门统计数据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济源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4亿元,增长12.9%,增幅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五。 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前三季度,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等5类商品零售额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的比重居前,达到82.3%。前三季度,5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了14.3%、27.1%、18.3%、18.5%和40.3%,拉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2.8%,贡献率达88.7%。限额以上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9亿元,增长2.8%。 零售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的同时,住宿餐饮业的经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今年以来,济源市餐饮企业开始积极适应国家政策要求,逐渐实现经营方式转变,主动寻找新的出路,纷纷推出大众化服务理念。前三季度,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898万元,同比增长11.6%。 业内人士分析,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增长,得益于济源市不断进行结构调整,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民生保障继续改善,以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转型政策的持续发力。第三次经济普查初步结果显示,到2013年年底,全市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等企业单位(法人企业)有1034个,个体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商户有27050个。企业单位、个体商户比2008年年底分别增加569个、12357个,年均增长分别为17.3%和13%。商业网点规模逐步扩大,大型商业区、商务中心不断涌现,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健全,极大地优化了人们的消费环境,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品市场壮大。
来自: 济源网 ;原作者: 连远 微光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