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童心绘古扇 寄予希望创未来
发现问题 寻求方案 在与孩子们相处了一周多的时间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爱郑州爱心课堂实践队员们围绕团队实践方针与指南,在老师和社区负责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先后带孩子们进行了心理辅导、文明交通岗、共享单车整理以及夏日送清凉等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有利于他们更健康更快乐的成长。同时,队员们在辅导和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缺乏一种自己动手的能力,总是依赖于更现成的东西,这在当今社会是多么可怕的问题。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创造力是其不断向前发展的灵魂,也是保持一个民族生命力的基础。为此,队员们在与老师的商量下决定进行一次博物院历史文化教室手工创作活动,帮助孩子们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与孩子们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扇穿新衣 赏传统魅力 在活动之前,实践队做了精心的准备,包括与家长沟通,与博物院进行协调以及最为重要的安全问题。在前往博物院之前,队员们特意将制作的红色帽子发给孩子们,以此来进一步保障他们的安全,并着重强调了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事项。到达博物院后,孩子们坐到座位上,由文化教室的老师为大家讲解中国古扇的前世今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随后老师宣讲了今天所要创作的内容,是为古扇穿新衣,在团扇上绘出专属孩子们的图案和颜色。 在实践队员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孩子们开始了他们的想象创作。他们首先在草稿纸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之后在空白的扇面上临摹出图案,再用彩笔给他们上色。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十分投入,小小的手握住画笔,一笔一划认真讲中国传统团扇填上新时代的颜色,童趣盎然,看得出他们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充满着十分浓厚的兴趣。最后文化教室老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认真讲述他们创作团扇内容,笑容在天真无邪的脸上似花儿一朵朵绽放,这是传统文化在童趣中寻找到了新生,寻找到了活力,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希望,中华文化的继承定会拥抱更加光明的未来。 寄予希望 展望未来 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需要一个引领,或许一个人物也或许某一件事,亦或是一种态度,一种信念。而对于孩子们创造力的培养正是民族发展的一个重大推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强大所离不开的东西。 梁启超先生曾经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对于今日少年的培养,应当从幼时,就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通过本次活动中,中华传统文化用它独特魅力,燃起了孩子们继承传统文化的兴趣,这也会间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了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为这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鲜的活力。他们用他们的双手绘出了新的图案,新的色彩。对于现代社会,相信孩子们会描绘出一个更加富强繁荣的国家,并且通过他们的行动去努力实现!这是实践队员和老师们寄予他们的希望,一个美好的未来等待着他们,相信那一天,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很快就会到来。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负责人:浮莘彦 史 晓 撰稿人:刘 赛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