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京九晚报•“衣往情深”公益组织腊八节奉粥综述

2019-1-16 11:29 | 评论: 0

摘要: 搜索复制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些画面总是惊人的相似。去年腊八节,商丘大雾弥漫,寒气逼人;今年腊八节,商丘市依然雾气缭绕,冷风刺骨。而京九晚报·“衣往情深”的资深义工、今年69岁的曹爱菊与去年一样,早上又是5 ...

在时间的长河中,有些画面总是惊人的相似。

去年腊八节,商丘大雾弥漫,寒气逼人;今年腊八节,商丘市依然雾气缭绕,冷风刺骨。而京九晚报·“衣往情深”的资深义工、今年69岁的曹爱菊与去年一样,早上又是5点多起床,简单洗漱后,骑车前往她曾奉过粥的饭店——香君路与凯旋路交叉口的三鼎记快餐店参加今年的奉粥活动……同样,义工郭宝林、曹洪春、李萍等,也早早赶到各报名服务的奉粥地点,开始打扫卫生、摆放桌凳、整理餐具等,做着与去年腊八节奉粥时一样的前期准备工作。

image.png

熟悉的面孔、不变的地点、永远的红马夹……与前两年腊八节奉粥相比,今年有太多的相似与巧合。但今年奉粥活动的总负责人、京九晚报·衣往情深商丘办公室主任王清林心里清楚,与前两次相比,既有传承与守望,也有弘扬与发展,今年的亮点也是以往不可比的。其一,就是要求参与奉粥的爱心人士和企业明显增多。他说,由于奉粥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影响力与吸引力自然显著增强,所以要求参加今年奉粥活动的爱心人士与企业明显增多。在粥点布局合理、方便市用粥的原则指导下,经过筛选,最后确定8个奉粥爱心点,比去年多了5个。第二个亮点,就是腊八粥的品种多样化,不仅有原味的,也有甜味的;既有随到随盛的大锅饭,又增加了事先封闭好的快餐口杯。据了解,前两年奉粥基本上是碗装餐具,而有些过路行人大多有事赶路、行色匆匆,不方便坐下来喝粥。对此,今年专门制作了一批杯装腊八粥,让群众随到随领,边走边喝。

image.png

尽管前期工作做了不少,但王清林还是不放心,昨天早上不到5点就起床了,在8个奉粥点之间来回查看腊八粥的熬制、餐具配备、志愿者到岗等情况,力争做到每一次细节都不出现纰漏。待他检查完毕,刚要松口气,各奉粥点负责人通过“2019腊八爱心粥”微信群陆续发来消息:人就位,粥飘香,就等客人来品尝。

卫工人李发岭也许是昨天最早品尝到粥香的一位幸福“客人”。早上6点刚到,商丘市电子产业园大门口的奉粥保温桶就被抬上了餐桌,看到正在打扫卫生的李发岭,志愿者主动给他盛满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端到他的面前。

寒冷的早晨,扫了一个多小时大街的李发岭,早已饥肠辘辘,面对“掉下来”的一碗热粥,感动得他不停地说着“谢谢”。随后,晨练散步的市民龙云、环卫工人鲁心安以及附过一些值夜班的保安,相继赶来,围着粥桶,边喝边聊边言谢。

“小锅的面条大锅的粥。这粥喝着不孬,好多年没喝过这样的粥了。”今年62岁的鲁心安喝着赞着,一会儿喝了两三碗。

与这个奉粥点一碗一碗地盛粥不同的是,京港公园口杯装腊八粥好像更受欢迎。京港公园晨练的市民较多,加上靠近公交站牌,“流动人口”多,所以这里的大多数人选择领取口杯装腊八粥。原计划两个小时完成奉粥500份的京港公园奉粥点,不到半个小时就桶空粥完。同样,以发放口杯装腊八粥为主的聚福地野菜馆奉粥点,前来领粥的人也是骆驿不绝。

“刚才冷的要命,现在好多了。你们真好,谢谢!”快递小哥张军军连喝两杯后,伸出了大拇指。

image.png

一张张笑脸,一声声谢谢,让京九晚报·“衣往情深”的资深义工曹洪春有了更多的感触。他回忆说,2017年,他们第一次推着三轮车沿街送粥,当一些过路的行人看到一群身穿红马夹、手捧一碗粥的志愿者时,大多数人会投来惊诧、不解,甚到不屑的眼光与表情。虽然当年奉粥并不理想,但奉粥人的影子却留在部分市民的心中。2018年,这些奉粥人不仅没有停下脚步,反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他们联合有关爱心企业不仅在市区设置了3个奉粥点,同时在百里之外的睢县、民权又开设了两个地方奉粥。他们知道,只要是爱,迟早会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果然,在去年春粥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市民的高度评价。

去年,有一位72岁老人叫刘凤祥,从《京九晚报》上看到要奉粥的消息后,腊八节当天一大早就来到北海路与神火大道交叉口的百家福酒店奉粥点,他要看看“奉粥是个啥情况”。当亲眼目睹了志愿者的真诚服务、亲自品尝了八宝粥的美味后,他兴奋地说,你们做的是好事,我也要加入你们的队伍。虽然老人腿脚不便,但他还是非常认真地来到粥饭桌前,捧着一杯粥,学着志愿者的样子对着来往的路人奉粥:“坐下喝杯粥吧,不要钱,这不是缺(注:骗人的意思)嘞,真嘞不要钱!”

老人的话,让笔者至今记忆犹新,也让在场的每一位人发笑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动与尊敬。

有着多年奉粥经历的王清林说,奉粥一方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让爱传递,虽然有的人暂时还不能接受,但也许未来的某时某刻,在机缘成熟的时候,也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传递爱心。

王清林的这句话,在李明星身上得到了证实。

63岁的李明星是睢阳区新城办事处育才社区小曹楼村村民,他有个女儿叫李萍,是京九晚报·衣往情深公益组织连续三年的优秀义工获得者。在女儿多年公益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对腊八奉粥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自费购买了腊八粥食材准备给村里的老人奉粥。受其影响,一些村民又自愿加入他的公益活动中,昨天凌晨在村里支起6口大锅同时熬制。

一时间,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热情似火的村民志愿者、从老人社区赶来喝粥的村民,聚在一起,喝在一起,笑在一起,让房屋拆迁后的小曹村又重现了昔日热闹与团聚的场景。



项目简介


“衣往情深”公益项目成立于2011年7月1日,是由希望义卖中心、中国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郑州晚报、京九晚报、洛阳晚报、汴梁晚报、濮阳网等多家爱心单位共同发起并由河南省公益文化传播基金会主管的公益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铺设捐物箱、开展捐赠活动,建立科学规范的废旧衣物(纺织品)公益回收体系,解决大量废旧衣物带来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将募集到的物资经过物资基地专业的分拣、清洗、烘干、熨烫、消毒、打包整理后转赠给贫困山区的希望小学、农村小学、以及贫困户等有需要的人群。截止2018年12月22日,进行省内山区转赠114场,省外110余场,转赠衣物达80余万件,参与义工8500人,受益群众达30万余人,包括131所希望小学和乡村小学的师生,以及大量进城务工人员,组织了对青海玉树、西藏、四川甘孜、甘肃贵州、新疆、云南、河北、湖北、河南等12个省(自治区)的转赠帮扶,树立了公益典型,实现了良性循环,推动了行业规范。为生态环保和精准扶贫作出贡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本着“资源有限 爱心无价 废旧再生 循环利用”的公益宗旨,目前已在河南(郑州、商丘、新郑、开封、洛阳、濮阳、新密、上街、巩义、荥阳)等地市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017年11月23日河南省地方标准--《再利用纺织产品》(DB41/T  1442-2017)正式出台,该标准是由“衣往情深”公益项目联合郑州晚报、希望义卖中心、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经过2年多的时间,2200多批次实验的辛苦所得,该标准的出台,规范了我省二手衣物有标可循、有标可遵,有标可检、有标可查的空白领域,同时,引领了全国旧衣回收和再利用领域的典范。

2018年1月2日国家团体标准《捐赠用纺织品通用技术要求》(T/CNTAC  6-2018)正式出台。在河南省地方标准出台后,“衣往情深”公益项目联合郑州晚报、希望义卖中心、河南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若干单位的努力下,时隔一个月,又制定并出台了国家团体标准。该标准的出台,引领了全国旧衣回收和再利用领域的典范。

衣往情深公益项目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嵩山北路299号 郑州市创业孵化园区

爱心热线:0371-56660512


上班时间

春、夏季

上午8:30-11:30 下午14:00-17:30 

秋、冬季

上午9:00-11:30 下午13:00-17:00  

衣往情深

用行动表达爱

资源有限  爱心无价

废旧再生  循环利用

image.png

衣往情深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