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无惧烈日酷暑;赤子之心寻访乡情乡音 7月7号上午8点,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卞路口乡肖门村继续开展调研工作,针对当地的农作物种植、手工业生产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走访。 肖门磅水之村,东西贯穿的河流哺育了一代代辛勤的儿女。同时为提高村民防溺水意识,强化珍爱生命的思想,志愿者们分头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张贴防溺防艾的宣传条幅等,提醒村民预防溺水,远离艾滋,珍爱生命。 志愿者走进村里扶贫产业大棚,在与村民亲切交谈中了解到棚内主要种植西瓜、西红柿、大葱等经济作物,满足村民贴补家用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农产品销售渠道过于单一,缺乏对应的大超市、批发商等更为广阔的销售渠道;农作物未能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销量和利润也因之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提出,可以联合村内种植能手,规模化、连片式种植特色农产品,充分利用大棚内设备技术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吸引更多的销售商,获得更大经济效益,让村民发家致富。 服装加工厂的设施齐全,工人多是来自本村或近村的留守的妇女和老人,在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下,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左右,村民都可以贴补家用。工厂上半年主要生产演出的服装,下半年生产绒衣绒裤,订单稳定,物流上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对此我们提出,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劳动力,提升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客户,获得更大的收益,带动整个村庄的经济发展。 通过一天的实地调研,志愿者对当地的农业生产与手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我们的考察和走访,能够切实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帮助村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在助力肖门村朝着全面小康的方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不遗余力推动乡村振兴。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