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香包中的非遗文化”

2020-7-30 15:12 | 评论: 0

摘要: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承载的“真、善、美”的价值观早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7月28日上午在二七区团委的指导下,大学路街道祥和 ...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它承载的“真、善、美”的价值观早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7月28日上午在二七区团委的指导下,大学路街道祥和社区联合播美社工组织辖区困境未成年人及青少年开展“小小香包中的非遗文化”活动,活动邀请了手工香包的传承人李老师现场教20个孩子们做香袋。


香包古代称“香囊”,据《诗经》描述,早在约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在古代,它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活动中,在祥和社区的手工坊内,桌上堆满了做香包的各式材料,各种布料、针线、中草药香料等。孩子们围坐在桌前,跟着李老师学着穿针引线,孩子们一边认真缝制香包,一边轻声交流,有的还相互帮助指导,这些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做针线,虽然有些人制作手法稍差,但学习的兴趣却很浓厚,虚心请教,学得有模有样。制作出了一个个富于观赏性,趣味性,创造性的香包。

香囊内有香料,外包以棉布,清香四溢,再以线弦扣成索,作成斜四角形,串上珠子和彩线,玲珑夺目。通过此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还增强了孩子们的手脑协调能力。

小白11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