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第四小学附近,李应喜拉着小学生的手过马路。 本报记者 王利英
1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山城区红旗街与春雷路东方红广场十字路口时,正碰上市第四小学放学,广场十字路口,一名穿着制服、瘦瘦高高的老交警笑呵呵地护送一队小学生过马路。
他就是刚刚参加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李应喜。
“回家第一件事儿,就是想看看这个自己曾站了17年的路口,看看这里的孩子。”李应喜说,近年来,李应喜在每天护送学生过马路的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应邀到市驾驶人警示教育基地,给接受教育培训的驾驶员上课;应邀参加全市公安机关举办的道德讲堂之爱岗敬业专题讲座。
同事:
不管是当大队长还是办公室主任,他都坚持上路执勤
“老李这人干事儿认真,从1997年分到这个路口执勤以来,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到岗执勤。”市公安局春雷分局交巡防大队中队长马伟与李应喜是十几年的老同事,得知李应喜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时,也替李应喜高兴,在他看来,老李获得这个荣誉实至名归。
“这个路口是山城区最繁华地段,2路、4路、6路、7路、8路、101路、102路、103路公交车都从此经过,再加上坡陡,路况复杂,而市第四小学就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小学生过马路就成了问题,老李分到这个路口执勤以来,17年没发生过学生和老人安全事故。”马伟告诉记者,虽然后来李应喜成为原鹤壁市公安交巡警支队一大队大队长、办公室主任,但到路口执勤,护送小学生和老人过马路一直没有间断过。
“后来领导说他岁数大了,让年轻人替他到路口执勤。他不肯,说自己对这个路口熟悉,有感情。”
在东方红广场十字路口,记者还看见一名年轻的交警在护送学生过马路,他叫李峰,两年前开始到这个路口执勤。“刚开始执勤时,看到附近的老师、家长、学生亲切地跟李叔打招呼,我觉得当交警就得像李叔这样,看见他们微笑着挥手离开,我感受到了李叔在这个路口一站17年的动力。”附近学校教师:
为救学生,李应喜的胳膊被汽车撞伤了
贾慧是市第四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她听到李应喜载誉归来又回到东方红广场十字路口执勤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跑到路口向他道贺。
“李叔不容易啊,两年前为了救我们学校一名四年级学生还撞伤了自己的胳膊。”贾慧给记者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2012年12月11日7时40分许,正值上班和上学高峰期,李应喜和往常一样刚把一群学生送过马路到学校门前,一辆2路公交车顺着红旗街从坡道上方由西向东疾驰而下,眼看要撞上一名小学生,而这名小学生吓懵了,停在路上一动不动,李应喜转身跑过去,一把将小学生拽到了一边,李应喜自己的胳膊却被撞伤了。安然无恙的学生小任以及老师、周围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都松了口气。“后来才得知,这辆公交车刹车失灵,如果不是李叔反应快,后果不堪设想。”贾慧说。
为了让孩子们平平安安到学校,高高兴兴回家去,李应喜除对该路段的机动车乱停、非机动车乱行依法管理,对学校周边交通秩序进行整治外,还主动加强与学校的沟通联系,利用学校周一升旗仪式、新学期开学典礼、寒暑假放假前、班会、学生集会等时机,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交通安全例会、播放警示教育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宣讲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文明出行常识。据不完全统计,17年来,李应喜累计在市第四小学开展各种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达800余场(次)。
学生家长:
有李应喜护送孩子过马路,放心!
“我家大女儿在这儿上小学时就是李警官护送上下学的,小女儿也是。”接小女儿放学的学生家长姬玉琴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山城区军分区家属院与市第四小学就隔了红旗街一条马路,大女儿上学时,自己由于工作忙,很少有空接送她,但女儿告诉自己,有交警爷爷护送,自己可以上下学。“现在老大都读高二了,路过这个路口时指着李警官说,这就是小时候护送她过马路的李爷爷。”
“李爷爷,您还在这儿执勤啊!”刚护送完一批小学生过马路的李应喜被一名清秀的男生拉住了手。闲谈中记者了解到,这名男孩叫马浩然,曾就读市第四小学,现就读于市第四中学。“读小学时,李爷爷护送了我六年,他还到班上给我们讲过课。”马浩然说。
李应喜的同事马伟告诉记者,李应喜除了护送孩子过马路,孩子们遇上什么困难,他也是能帮就帮。2004年4月的一天,李应喜执勤时,有个小女孩拉住他的胳膊说:“警察叔叔,我不想上学了,你陪我找妈妈好不好。”后来李应喜了解到,这个小女孩叫雯雯,当时8岁,父母离婚后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因摔伤到郑州看病,没人管她。李应喜先把雯雯哄去学校上学,放学后把她接回自己家吃饭,一直到雯雯奶奶回家。“之后几年,小姑娘的学费、生活用品都是老李资助的。前几年雯雯还到我们队里看望了老李。”马伟说。
“坚持一年、两年没什么,值得敬佩的是他坚持了17年。他不仅仅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贾慧说。
李应喜妻子:
既然他喜欢干,
就全力支持他
17年来,他护送了无数小学生过马路,却一次也没有接送过自己的孙女,生病时妻子还得陪他上岗执勤,面对这种情况,妻子王丽萍表示理解:“这几年,很多朋友都跟我说,你家老李那么大岁数了,还在马路口执勤,图个啥?让他歇歇吧。可他就是这么一个人,既然他喜欢干,我就全力支持他。”
王丽萍回忆,有一次,李应喜发烧了一夜,早上非要起床到路上执勤,王丽萍说外面天气不好,加上他又发烧,劝他留在家里休息,李应喜却说,正因为天气不好,路况比平常复杂,他才更应该上路执勤。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身影,心疼老伴儿的王丽萍还是带着衣服,扶着他一起去执勤,直到送完最后一个孩子,才回家休息。
“我爸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腰间盘突出等病。有一次他为了拦截一辆带小孩闯红灯的自行车,伤到了自己的腰,当即昏倒在地,被同事抬回了家,当时我们都心疼得哭了。”李应喜的女儿李芳说,受父亲影响,她和弟弟都走上了交警岗位。
17年来,他护送的学生一拨又一拨、一茬又一茬。已由退休前的交警叔叔,到交警爸爸,又到退休后的交警爷爷。学校门前17米宽的人行横道,李应喜一走就是17年。他也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活雷锋”、“校园守护神”。 ![]()
来自: 鹤壁日报 ;原作者: 王利英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