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怀匠心,探索新途径 《平“语”近人》的学习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沉情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它不仅推动了各个领域的建设,还有效净化社会风气,始终承载着传承积极传统精神的重任。 为了深入了解文旅产业发展情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洛阳市助力文旅产业复工复产暑期实践调研团于2020年7月29日奔赴河南省洛阳市洛邑古城开展调研。 洛邑古城共引入有国家级和省市级2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南首座活态非遗博物馆。唐三彩、唐白瓷、绞胎瓷、洛宁竹编……这些洛阳非遗产品在很多人看来并不陌生。 上午九时唐三彩特约讲解员为实践队员们讲到,唐三彩烧制的不易和这项非遗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据讲解员介绍到,虽然此次经历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是非遗传承工作并没有因此搁置,反而发展了线上等多种形式,紧跟互联网潮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积极开拓发展新途径。 队员们也深刻意识到,工业化和科技进步也许会暂时导致传统手工业市场日渐缩小,但是非遗背后的匠人精神却一点也不会少。一件工艺品不仅仅胜在它的技艺绝伦,背后手工艺传承人的坚守与追求更是无价之宝。 以洛邑古城为例的文旅产业,如果将产业背后的匠人精神融入到文旅产业文化中,同时审时度势,紧跟时代潮流,善于探索发现新途径,一定能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发展。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