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环保战略的纵深推进,环保指数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江苏对环保的要求总体而言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做好环境治理,可是也不容忽视,在一些地方的工业园区,由于地方职能部门监管不力,一些散乱污的小微企业为了利益,变着花样躲在“香格里拉”里面,搞埋伏打游击,伺机而动,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重大污染和安全隐患! 8月7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有序、有力应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等区域臭氧污染问题,按照《关于组织开展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强化监督帮扶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抽调谷雪景同志等9人,于2020年8月10日至2020 年8月26日,在江苏省淮安市开展第三轮次夏季臭氧污染防治监督帮扶工作。按理说,这样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可谓雷霆万钧,但在如此高压的氛围下,金湖工业园区的个别企业,依然我行我素,违法生产,漠视中央督察组的帮扶整改工作。 8月14日是下午,媒体根据群众的举报线索,驱车来到金湖县工业园区进行暗访。在位于牌楼路东边500米、工二路南侧的位置上,一个没有围墙的搅拌站匹立眼前,高大的石料堆和黄砂堆占据着料场西北两个方位,场地的东边竖立着并列的两个搅拌罐,罐体上“振达交通”四个字依稀可见。 整个场地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大型铲车往返不断地向料斗铲送砂石,每一次的操作都扬起一股黄色的粉尘,随风四处飘散。送料车的倾倒卸载声、铲车哗哗倒料声,以及进出场车辆的机械轰鸣声,构成一幅小作坊特有的污染图景。 据当地村民反映,这家搅拌站的料场没有覆盖,每天粉尘飞扬、噪音不断,涮罐水随意倾倒,污水横流,浸渗到农田的酸水,导致庄稼枯萎僵苗,农作物受到严重伤害。在这个简易的搅拌料场上,进出的车辆是雨天一车泥,晴天是一股烟,记者在路旁新栽的花草上就发现上面有一层厚厚的灰色粉尘,棵棵植株都显得无精打采。 从多家的官网发布的消息来看,为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落实落细工作责任,确保完成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年度考核目标,8月12日开始淮安市各县区联动,不分昼夜开展VOCs专项执法检查。8月13日,金湖县大气办联合住建局和第三方专家团队开展建设工地扬尘污染检查。报道还特别强调:8月15日,金湖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魏春梅带队检查建筑工地和大兴工业园区企业,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并限定完成时限。 可就在第二天,这个“振达交通”的搅拌站依然如故地生产不误,不知魏副局长是如何带队检查的?难怪当地村民说,环保局的工作就是聋子的耳朵——摆摆样子罢了! 看着如火如荼的生产场面,记者拨打12369环保举报电话,接电话的却是12345政府热线的工作人员,她说,会把情况记录下来,以后调查处理。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记者感到不解。按照常规接到环保违法举报,执法人员应该即刻到达现场进行取证,而不是拖延推诿不作为! 15时许,通过查号记者拨打金湖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电话,接通之后无人接听,再次拨打依然如故,无奈记者拨打淮安市环保局的电话,依然如此,真想不通市县两级的环保部门电话为何形同虚设? 16:31分,记者再次拨打金湖县环保办公室051786887250的电话,接电话的刘姓工作人员说,已经安排人员过来了,但让一直在现场的记者始终见不到人影!令人感到蹊跷的是搅拌站的场地上,这时开来一辆洒水车,装模作样地洒了一圈水又开走了。 在之后的几次电话交流中,这位刘姓工作人员始终强调来现场的执法人员或许还要处理其他问题,所以才会耽误时间。直至17:32分,记者离开现场也没有金湖县环保局的执法人员。 17:36分,记者回程的路上,金湖环保局的徐亚林工作人员用051786887251的固话“负责任”地“解释”说,今天县里的几个工程要求施工需要混凝土,平时堆料都是覆盖的,施工的时候就把覆盖的防尘网拿掉了。“振达交通”的搅拌站是有环评手续的,本来要办竣工验收的,后来县里要求搬迁的,言下之意就没有办理。 对于这样的说法,记者只能将信将疑。按照环保要求,没有取得竣工验收的企业就不能正式开工生产,岂能用搬迁的理由进行搪塞!作为环保的专业人士,徐亚林应该比常人懂得更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中国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地方经济的发展应该规划先行,这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江苏省金湖县有着因“荷”而来的环保美誉,但在工业园区的实地走访,就会让人看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不堪现象,部分企业只顾眼前一己私利的“金山银山”,行偷排偷放、随意倾倒废料破坏绿水青山之实,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8月17上午9:10分,就在记者截稿之时,金湖县生态环境局开发区分局一个自称叫做马季(音)的工作人员,同样用051786887251的电话,质询记者的单位、身份并问有何目的,记者把存在的环保问题又重复一遍,要求金湖环保部门落实中央帮扶督促规定,确实为金湖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马姓工作人员表示认可。 对于像金湖县工业园区的这样“散乱污”企业,按照国家的政策是“两断三清”标准要求进行清理,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进而完成全面取缔工作,可是园区的这些污染企业为何照常生产?当地的环保及其政府职能部门的监察监管作用发挥如何?农民的诉求长期没有回应的现象值得深思! 8月28日中午,为了验证金湖环保部门的工作态度,记者再次来到工二路南侧的振达交通搅拌站,由于是休息时间,场面呈现暂时休整状态,铲车、挖掘机等机械停放在场地的东南角。由于刚下过大雨,没有覆盖的煤灰堆上出现一道道明显地水流痕迹,被冲刷的煤灰流入附近的农田,对水稻的生长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14:20分,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只见场地的工人忙忙碌碌,正在给砂堆、石料堆加盖防尘网,见到拍照,露出满一幅不在乎的表情。这种“雨后送伞”的形式主义,究竟能给环境保护带来多少实际意义? 有鉴于此,我们向淮安市的环保部门建言,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整治非法生产的污染企业,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环保部门履行职能,雷厉风行,对金湖工业园区的散乱污企业重拳出击,给生态环境部帮扶的领导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金湖工业园区的散乱污企业整治情况,媒体将持续予以关注!
刘老师88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