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活乡村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2021-7-20 11:40 | 评论: 0

摘要: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绿色发展之路。7月19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洛阳市洛宁县实践团走进陈吴乡东寨子村绿竹风情园,绿竹风情园以特色竹林加上休闲娱乐项目为依托,发展乡村特色生 ...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绿色发展之路。719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洛阳市洛宁县实践团走进陈吴乡东寨子村绿竹风情园,绿竹风情园以特色竹林加上休闲娱乐项目为依托,发展乡村特色生态经济。

 

三面两孔桥 四面五园竹

洛宁金门绿竹风情园是洛宁北国竹乡几十处、上万亩竹园的浓缩精华。它典型地代表了世界上纬度最高、栽植历史长达4000余年的原生态古竹林的风貌。绿竹风情园成立于2006年,凭借其景观美,娱乐项目丰富,距离县城近等多种因素。在开业当天游客量可达78万人流量。起初的游客不仅来自本地,还有许多洛阳、郑州等外地游客。但实践队员看到如今杂草丛生的景象,前后的强烈反差,让队员们不仅心生疑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随后,实践队员来到东寨子村党群服务中心。东寨子村支书对实践队员讲述了发展竹林特色旅游经济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制约绿竹风情园发展的因素。他说道,竹子如果不加工直接出售,经济价值较低,没有办法获得更高的收入,而且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将竹林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特色生态旅游,这样既增加了农户收入,也很好地保护了生态环境。但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的缺少、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因素导致绿竹风情园走向没落。

绿竹风情园的没落也让实践队员们陷入深思。东寨子村在前期立足绿竹资源的独特优势,打造绿竹风情园,成为洛宁县的一张名片,后期却因多重因素导致其走向没落。这也让我们认识到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当中,发展生态旅游应该深挖当地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产品类型、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打造文化加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

撰稿:高光炎 王国璟

排版:李岚 何秀秀

审核:杨景记

编辑:赴洛阳市洛宁县驻村实践队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