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 “请多走几步,把手中的垃圾扔进垃圾桶……”这是环卫工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感受,向大家所说出的心声。2021年7月17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关爱环卫工”国情社情调研团来到郑州市百家姓爱心粥铺,给环卫工人们送去温暖,并通过交流沟通对其进一步了解。 开展这个“关爱环卫工”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调研的方式近距离接触环卫工,调查他们目前所处的社会换环境,呼吁人们去重视这个弱势群体。同时,也通过环卫工讲述的心里话,让人们换位思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形成人人保洁、人人爱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此次活动中,实践队队员们与环卫工近距离地接触、交流,得到了不少心里话。 “每天四点多准时到达岗位上,和同事们一起清扫路面。活干的告一段落了,就去吃早饭,吃完饭之后就回到岗位上,一整天就盯着路面,哪里不干净就去扫哪里,一年四季都没有清闲的时候。”这是环卫工人对于他们的工作环境最真实的感受。 “真的很感谢百家姓爱心粥可以给我们提供免费的早餐,让我们在工作之余还能感受到一些温暖。也很谢谢这些志愿者们,你们为我们忙碌了这么久,早饭都没有吃上。”这是他们对于社会关爱环卫工人士的最真挚的感谢。 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从炎炎烈日到天寒地冻,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总有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会有一个整洁卫生的社会。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不管你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也不管你是从事简单劳动还是从事复杂劳动,每一个社会成员只有分工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然而现实生活中,环卫工人报酬低微且社会地位相对低下,工作不体面、无尊严,是不少环卫工的切身感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建设,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及要积极推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新风尚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社会不文明现象依旧存在,加大了环卫工作的强度。 但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社会新风尚真的有这么难吗?其实不然,任何一个人都是爱的传递者,小小的善意也有大大的温暖。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个人文明习惯的养成做起,尊重和珍惜环卫成果,共同给环卫工人传递城市的温情,真正做到关爱所至,风尚必达。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