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号沁心支教团到达通许县四所楼镇后罗小学,已经过去了几天时间,诸多教学工作已经步入正轨。 在短暂担任教师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责任感。“求一流学识,树一等品格。”我们可能只是和孩子们短暂的相遇,他们的学习生涯还十分漫长,单靠短短半月教会他们课本上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后罗小学仅有不足十名老师承担着孩子们所有学科的教学,在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方面,都及其匮乏。此次支教,旨在给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送去新鲜的活力,用我们所识,给孩子们短暂的优质教学体验和难忘的回忆,也旨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比起书本上的知识,我们更希望给同学们带来进行新兴事物的认识和思想上的指引,以及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水平和自我认知能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必先振兴乡村教育”,在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乡村教育振兴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次支教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乡村孩子们的可爱和纯粹。因为上了一节音乐课而高兴地活蹦乱跳,因为下学家长没来接而嚎啕大哭,这个纯真稚嫩的年龄,正是认识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黄金时期。我们与其说是强烈的责任感,不如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感,国家的前途命运需要少年们立志、拼搏,时代的脉搏召唤着我们,更召唤着他们。同时我们教给他们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看到数学教研组墙上有这么一句话,“数学的本质不是数字间的排列组合,也不是加减乘除的运算,数学是一种修饰方法,它把抽象的事物具象化,把具象的事物生动立体化。”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和唯物主义思想,正符合我们需要教给学生的求实、严谨的态度。在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从他们身上的纯真,也映射出很多我们自身的不足。教育就像一面镜子,教育别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教育和批评的过程。 承载着孩子们憧憬的故事还在继续,即使条件艰苦,但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更好的为孩子们带来益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孩子们的梦想,也是我们的梦想。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