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相处的一天总过的很快,大部分时间里面,听到的都是诸如“老师他又抢我东西了”“老师我手碰到了”“老师他们两个刚刚打起来了”这样的话,感觉孩子们的世界,简单、纯粹又有趣。一声声被称为老师,实在不知道我足不足以配得上这个称呼。我自己也是一名学生,而和他们不同的是,我身为学生我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清楚自己不需要什么,但是他们可能不清楚,他们更多的不是考虑“需要”,而是考虑“想要”。 我们都经历过这个纯真的年纪,看着他们还未成长起来的模样,就想去回忆自己是怎么成长起来的。小孩子们大多都缺乏辩证思维的能力,总是认准一件事情咬死不放。比如上课时一位小朋友问我“有腿但是不会走的是什么?”我说是椅子,但是小朋友回复我:“错!是凳子!”我也不好解释,只能对小朋友说她回答的真对。大多情况下还总固执己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经历了困难,知道了退让,也知道了谦虚和顺从。小时候总觉得长辈和年龄大的同辈袒护着自己是理所当然,也不愿意去考虑这份袒护会延续还是中止,不觉间我们也从被袒护的人,变成了袒护别人的人。今天的课间,班上有位小朋友把泡泡糖纸盒从二楼丢到一楼,被教导主任发现了,教导主任到班上问我是谁丢的,我说是风刮下去的,下意识地袒护了她。其实这是一定程度上的溺爱了,有时候小孩子不被指出错误是不会改正的,但我还是将错就错,不希望她被批评,不想让她承受这样的压力。父母、亲人、老师的呵护,肯定不会照顾到一个小朋友的片片面面,他们的生活是不断学习和经历的过程,而他们的成长,就在潜移默化中到来。 现在想来,我这短暂的支教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是一次知识水平上突飞猛进的提升吗?不是,这些时间与他们九年义务教育相比太过微不足道。是一次自我认识上翻天覆地的变化吗?不是,我并没有信心能给他们如此重要的启蒙。是一次习惯培养上至关重要的塑成吗?也不是,习惯也非几朝几夕的功夫。那支教的意义何在呢?我认为,我们最关键的是能给孩子们一个特别的经历,这个经历可能给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和幸福,这个短暂的相遇可能能让我们彼此在多年之后回想仍念念不忘。 孩子们的梦想可能还在形成的路上,而在这支教过程中,我的梦想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的形成,意味着孩子们有了更加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认识的能力,这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吧。我们的青春韶华已经在成长的路上不停流走,而孩子们的豆蔻年华可能还等着她们去长大。成长不经意间来,也不经意间延续。
河南省大爱郑州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