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聂红民为患者取型,这是制作假肢的第一步。 聂红民对基本制作完成的假肢进行最后的调试。 看到假肢安装非常合适,聂红民和高宝都高兴地笑了起来。 鹤壁网-鹤壁日报消息 (记者 陈静 文/图)聂红民,是市残疾人辅具中心的一位假肢装配师,已在这个岗位上工作近10年,帮助上千位肢体残疾人“重获新生”。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12月2日,记者采访了聂红民。 聂红民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1997年,身为矿工的聂红民在井下工作时,被矿车碾伤致左下肢小腿截肢,当时才30多岁的他一下跌入了人生的谷底。 在郑州装配假肢时,聂红民第一次接触假肢装配师这个职业。“感觉自己也能做这个,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还能帮助更多和我一样的肢体残疾人站立、行走。”带着一种责任感,聂红民经过专业培训成功取得了假肢装配师资质。 2005年,聂红民回到鹤壁,成为了我市第一位假肢装配师。 “每完成一件假肢作品,需要几十种工具,小到针线、刀、剪,大到打磨机、台钻,缺一不可。”聂红民对记者说,他的工作需要像医生一样临床检查、像裁缝一样精细裁量、像技术工人一样组装调试……由于肢体残疾,很多人情绪不太好,挨骂是家常便饭。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聂红民都会耐心劝解,然后继续为他们仔细调整假肢。聂红民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熟练的技术受到残疾朋友的赞誉。 “每当看到患者满心欢喜地安装好假肢,开启他们新一段人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因为我找到了生命的价值。”聂红民说。 说着话,浚县屯子镇的高宝前来领取假肢。20多年前,高宝因山体滑坡遭遇意外,左下肢截肢。家庭贫困的他用铁片自己制作了一个重达10多斤的假肢。今年市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决定免费为高宝装配假肢。 据悉,今年鹤壁市残联已为76名像高宝一样的残疾人免费装配了假肢。
来自: 鹤壁网 ;原作者: 陈静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