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培训没白来,俺不仅系统地掌握了尖椒、花生、小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技术,而且开阔了眼界。”12月2日,正在参加安阳内黄县农牧局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班的该县亳城乡尖椒种植大户李秀锋感慨地说。这是内黄县开展农民致富先“智富”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年,内黄县高度重视农民增收致富工作,把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提升农业科技附加值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充分利用冬闲时节在全县农民中掀起“充电增智”热潮,激发农民创业激情,促进农民增收。 该县下大力气改变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的现状,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增收方式,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推进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他们加大农家书屋建设力度,为农民提供各类实用书籍。同时,组织农民到农业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邀请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采取现场讲解、示范指导、入户面授、集中培训等形式,把科技培训“套餐”送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先进的农业适用技术。他们还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自费外出学习,提高自身科技水平,转变过时观念。 李秀锋2003年开始种植尖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流转土地400多亩,仅尖椒种植就达150亩。谈起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他说:“为了种好尖椒,我没少跑各大书店,有时到安阳、郑州、北京等地也不忘到书店转一圈,光买书就花了1万多元。现在看来,这路没白跑,钱没白花,尖椒产量也从以前的每亩200公斤增加到300多公斤,仅此一项,每年每亩地增收1000多元。” “县、乡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到村里讲课、培训,农民不仅能系统地学习一些种养技术,而且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现场答疑解惑,特别是在种植观念、品种改良、质量认证上有很大的提升,现在俺村的农民大都注重种植有机尖椒,这样的尖椒产量高、卖相好,不愁销路。”陆村乡千口村党支部书记赵二印说。 科技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如虎添翼,致富路越走越宽,致富脚步越走越快。目前,全县涌现出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3户,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25个,林果专业户和温棚瓜菜专业户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刘 超 刘瑞芳)
来自: 安阳新闻网 ;原作者: 刘超 刘瑞芳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