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萤支教之光可照乡村旷野 ——土木与交通学院“沁心支教团”社会治理实践团

2022-7-7 15:32 | 评论: 0

摘要: 萤萤支教之光可照乡村旷野 ——土木与交通学院“沁心支教团”社会治理实践团 时方七月,绿树浓荫。2022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沁心”支教团队员们怀揣着支教的梦 ,走进四所楼后罗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萤萤支教之光可照乡村旷野

——土木与交通学院“沁心支教团”社会治理实践团

时方七月,绿树浓荫。2022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沁心”支教团队员们怀揣着支教的梦 ,走进四所楼后罗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后罗村小学,青春邂逅童真,留下了温暖与成长。

科学授课,提升效率

支教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孩子们学到知识是一个难题,沁心队员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迎难之上。队长组织队员们展开激烈谈论,队员们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俗话说,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激烈的语言碰撞,事实确实如此,支教团最终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队员们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授课方法,课堂网络家里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每一段时间,能够使效率达到最大化。

学生回到家后利用QQ和支教队员们聊天,或课堂感受,或学习答疑,或生活鸡汤。这种不面对面的畅谈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得倾诉心声,支教队员们适时地指导也能够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规划。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期工作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支教队员也慢慢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引领他们不断地成长。

如果这种模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可以在当地大量推广这种模式,为当地的教育做出突出贡献。

亦师亦友,寓教于乐

课堂上,支教队员和学生是师生关系。课堂下,支教队员和学生是朋友关系。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使支教队员更加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他们这个年龄的想法。队员们对他们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对症下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走过一间间教室,随处可见支教团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教授文化课,有的在教授画画。队员们认真授课,耐心指导,孩子们时而聚精会神,时而开心大笑,课堂气氛活跃。绘画课上,小朋友们变身小小绘画家,听老师讲绘画知识,学习绘画技巧。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作品完成后互相展示、比较各自的劳动成果,每位小朋友都开心地将自己的绘画作品放进书包,表示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

不断成长,收获颇丰

队员们来到后罗村小学度过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他们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历练,也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在校园里,队员们是学生,在这里,队员们变成了老师,这种身份的改变是很难适应的,但是队员们就在摸索中成功转换了自己的身份。队员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克服困难,克服这里的住宿环境,克服这里的工作强度,克服饮食上的困难,克服沟通上的困难。队员们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逃避这个地方,相反地更喜欢这个地方,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他们独挡一面的展现平台。

支教服务是爱心的行动,梦想的传递,给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的希望,沁心支教团队员们本着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理念,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周而复始,代代相传,将爱延续。出校园,进乡村,沁心支教团在这里埋下希望的种子,也将志愿服务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为更多的孩子们实现梦想。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