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抗日战争,探寻抗战背后的故事

2022-7-9 22:06 |原作者: 杜杨 | 评论: 0|来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摘要: 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2022年7月5日,“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经过昨日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 ...

为了进一步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热情,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2022年7月5日,“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暑期社会实践队,在经过昨日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之行后决定开展本次实践活动探寻抗战背后那些令人感动的故事。

雨后的下午,透着一丝炎热中清凉,我们在村里询问聚在树下聊天老一辈的人让他们给我讲讲当时一些鲜为人知的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感人故事。村里的老爷爷很多都是真正上过战场的军人或者是父辈参加过战争的,当我们这些小辈们问起抗战的故事时爷爷们大多都一脸自豪的十分精神的为我们讲。通过爷爷们的口述与我们在红色基地的了解在这里我为大家简述一些我了解到的抗战背后的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1. 王大爷葛大年枪林弹雨中送饭

此事发生离我们村很近的临沂葛沟村,那是1938年的春天,40军野战补充团第二连的战士们打退了在飞机掩护下的数百名日军的六次进攻,历经30个小时未能吃上一度饭,未随村民逃难的58岁的葛大娘与70岁的王大爷闻讯冒着枪林弹雨前来为战士们送来茶水、干粮、与面粥,战士们既感动,又幸奋,要给老人们钱。老人们说:“老总们打日本,保家卫国,连命都能舍得,俺们老百姓送点茶水和干粮算得了什么呢”。

2. 新婚棉被改手套

当时的藤县乡绅,看见严寒中的战士们没有手套,便组织乡亲们为战士赶制手套因材料不够将儿女新婚棉被拿出拆改制作手套。

此两图为抗战中的感人故事图片

如今战争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侵略者早被赶出国门,但民族耻辱不能忘,忧患意识不能丢。让我们永远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学习抗战中的先烈在国家命运和民族大义面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精诚团结、反抗侵略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坚忍不拔、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来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重温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 ;原作者: 杜杨 河南省大爱郑州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