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许书宁 照片 郭欣雨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夕阳下的温情守望者——养护院陪伴成长”实践团队选择前往敬老院,看望居住在那里的老人。 (图一为团队成员合影) 2024年6月30日下午,8名志愿者自发前往乐康首慈养护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抵达首慈乐康养护院后,团队分为两个小组,两名成员前往二楼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建党节钻石婚礼活动,剩余成员前往三楼陪伴行动不便的老人。团队成员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亲切的交谈,倾听他们的故事心声,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趣事。 (图二为钻石婚礼活动) 在敬老院里,有的老人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到生活寂寞,有的老人则是因为在这里能与同龄人朝夕相伴,与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似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的人一起生活,能让他们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 刚抵达敬老院时,工作人员说到:“敬老院里大多数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有的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但当老人们看见前来探望的实践小队,也倍感开心,等不及等志愿者进行自我介绍,一些老人就开始询问“你们是哪个学校的”,“你们叫啥呀”,十分关心成员。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热情地与小队成员分享自己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侯"的战争岁月,并与讲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队成员也很关切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聊起了家常,积极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老人们都感慨道:“正是有了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地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了生机和乐趣。 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中实际上蕴含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当代青少年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图三为团队成员陪伴老人) 这里的老人并非每个都有健康的身体,更多的是受到多年疾病的困扰,坐着轮椅的慕阿姨并非年迈的老人,听她讲述自己在几年前一次车祸中双腿不能行走,为减轻儿女的负担不得已来到了养护院。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小队成员也在思考究竟能为这些老人做些什么,或许能做的只是抽出空闲的时间常来看望他们,给他们带来少许的快乐,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关爱老人。 敬老、爱老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历朝历代都有着丰富的养老文化。敬老爱老,其实就是在老人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只援助的手;在老人需要排解孤独时,传递上来的一颗颗温暖的心;在老人需要关心时,诉说的一句句亲切的慰问。只有发自内心的去做,老人们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做到尊老,爱老,敬老,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自: 千秋公益 ;原作者: 许书宁 郭编辑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