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笺传暖意,学子敬耆老|养老院温暖行 2025年10月23日,河南工业大学爱心同盟及明德先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怀揣着满满的热忱与活力,踏入了寸草春晖敬老院。他们的到来,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洒进了这个静谧的角落,将这一天装点成了一个洋溢着欢声笑语、充满人间温情的特别日子。在他们的陪伴下,敬老院里处处流淌着温馨与感动,仿佛连空气都被幸福填满。 一、黏土小乐园,指尖捏出小欢喜 手工区的长桌上,早已摆满了五颜六色的超轻黏土——粉色、黄色、绿色的黏土块堆成了小山头,还有造型可爱的模具和工具。志愿者们拉着爷爷奶奶的手,从最简单的“搓圆球”教起:“奶奶,您把这块粉色黏土放在手心,轻轻搓,就像搓汤圆一样。” 一开始,75岁的张爷爷还有些拘谨,搓出来的圆球总是歪歪扭扭,他笑着摆手:“老了老了,手不听使唤了。”志愿者赶紧蹲下身子,握住他的手一起搓:“爷爷,您跟着我的节奏来,慢一点没关系。”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老人们渐渐找到了感觉:王奶奶用粉色和白色黏土捏出了一朵层层叠叠的玫瑰花,花瓣边缘还细心地捏出了波浪纹;张爷爷则发挥想象力,用棕色黏土做了个小巧的茶壶,还特意用黑色黏土捏了个小壶嘴,摆在桌上像模像样。 


张爷爷举着自己的“小茶壶”,凑近其他老人炫耀:“你看我做的茶壶,以后喝茶就用它(指模型)!多少年没玩过这些新鲜玩意儿了,跟着孩子们一起捏,手指灵活了,心里也热乎得很!” 
二、墨香传情,一笔一划都是爱 书法区里,洁白的宣纸徐徐铺展,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志愿者们与爷爷奶奶围坐桌旁,执笔蘸墨,挥毫书写。笔尖轻触纸面,墨迹流淌间,一幅幅或苍劲有力、或温润流畅的字迹跃然纸上。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墨香与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 
一位志愿者用手机翻出“健康”二字的写法,一笔一划认真临摹;另一边,白发苍苍的奶奶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握着毛笔,写下了“平安”二字,笔锋虽有些颤抖,却写得格外认真。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纸上,墨水的香气与温暖的笑声交织在一起。老人们的笔锋沉稳有力,志愿者们的笔触认真可爱。 “吉祥如意”“福寿安康”……每一个字都写满了祝福,更写满了两代人之间的默契。 三、棋盘对弈,笑声满堂 在象棋区,志愿者与爷爷奶奶们围坐在一起,摆开棋局,展开了一场场智慧与乐趣的较量。你来我往之间,欢声笑语不断,气氛温馨而融洽,仿佛每一步棋都串联起几代人的情感与默契。 一位老爷爷拿起“炮”,笑眯眯地说:“小伙子,我这招‘马后炮’,你可得小心了!”志愿者也不示弱,沉着应对,两人你来我往,棋局紧张又不失趣味。旁边观战的爷爷奶奶们不时出谋划策,气氛热闹非凡。 
四、暖心瞬间:洗脚与切水果 ——温热的水,温暖的心 志愿者们端来温热的水盆,轻轻帮爷爷奶奶脱下袜子,将他们的脚小心地放进水里。温热的水流过脚底,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慢慢浸润着老人们略显粗糙的皮肤。志愿者的手轻柔地揉搓着脚背、按压着脚心的穴位,动作放慢再放慢,时不时轻声问一句“奶奶,水温可以吗?”“爷爷,这样力度会不会太轻?” 
82岁的王奶奶眼眶微微湿润,枯瘦的手轻轻拍着志愿者的手背,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多少年没人给我洗过脚了,这孩子就像我的亲孙女,手比我家娃还轻软。” ——甜美的水果,甜甜的笑 另一边,志愿者们正细心地处理着水果:石榴被剥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红玛瑙”,哈密瓜切成厚薄均匀的月牙片,柿子则削去外皮切成小块,整齐地摆进铺了保鲜膜的白瓷盘里。 
志愿者端着水果盘走到老人身边,递上牙签:“爷爷,尝尝这个石榴,特别甜!”“奶奶,柿子软乎乎的,您慢慢吃。”张爷爷用牙签扎起一块哈密瓜放进嘴里,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他眯起眼睛笑了:“这哈密瓜甜到心坎里了,比我年轻时在老家种的还好吃!” 五、心里话,暖暖的回响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与爷爷奶奶之间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之情。“和他们一起做手工、写字的时光,仿佛消融了所有的隔阂。他们的笑容,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直抵人心,带来无比的治愈。”一位志愿者动情地说道。 另一位志愿者则感慨:“那位教我书法的奶奶,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爱老敬老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陪伴,是用真诚去感受彼此的存在。” 这段真挚的交流不仅展现了志愿者们的细腻情感,也让人深刻体会到,跨越代际的互动如何在平凡中孕育出不平凡的力量。温暖不止这一天,爱心同盟的微光,汇聚成照亮人心的暖阳。愿这份爱与陪伴,在更多日子里继续传递。 

河南省大爱郑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