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荣霞 12月16日下午,卫辉市辉牧饲养合作社,一头头奶牛在懒洋洋地晒着太阳。合作社理事长王辉给记者介绍,这里现有奶牛530头,每天产奶4.5吨,鲜奶由专业乳业公司前来收购。自这个合作社建立以来,不仅带动了原来的20家散养户,还带动了其他农户28家积极加入,周边几个村庄的农民看到合作社的农户增加了收入,也积极报名参加,目前入股的农户已达80户。 “现在,奶牛散养户已经不多见,因为个人养奶牛风险实在太大,赔不起。想要奶牛饲养成规模发展,必须走合作社这条道路,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品种改良、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标准,这样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避免疫情发生。这样可让每个农户每年增加收入一成以上。”当日到合作社指导工作的卫辉市委农办副主任王先民对记者说,合作社已成为农民抱团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 近几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涉及粮食、蔬菜、中药材、生猪、土地流转、资金互助等领域。截至10月底,我市农民合作社达到7261家,其中省级以上示范社51家,国家级示范社33家。合作社出资总额104.7亿元,带动农户37.2万户致富,占全市农户48%以上。 新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合作社发展工作,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各有关部门投入农民合作社财政扶持资金共2300余万元。其中市发改委在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建设、奶牛小区建设、沼气工程等项目上优先支持农民合作社,安排项目资金425万元;市财政局向省财政厅申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资金132万元;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用于合作社设施栽培、畜禽饲养、储藏保鲜等财政补助项目资金886.5万元;金融部门与农民合作社达成贷款意向1.2亿元。 今年5月至7月,新乡市新认定卫辉市金益种植专业合作社等103家农民合作社为市级示范社,国家级示范社累计达到33家。为了给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新乡市专门成立了农民合作社专家服务团,成为推进全市合作社发展的科技智囊团;率先开发启动新乡农民合作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新农通,充分利用这一信息技术平台,为合作社提供政策宣传、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等服务。 新乡市农民合作社产业层次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合作社向明显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高层次合作发展,精深加工初露端倪。目前累计已有38家合作社认证7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04万亩。204家农民合作社注册商标212个,其中双真牌石磨面粉、津思味牌树莓饮料、国人绿盟牌鲤鱼、荷叶牌鲫鱼被评为新乡市名牌农产品。“原阳大米”被誉为“中国第一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来自: 新乡日报 ;不离;不弃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