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7|回复: 0

[郑州] 我省看病“全面预约”已落地 仍未改变无序就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4 08: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院到处人满为患,排队难、挂号难、就诊难。如何解决看病“扎堆儿”问题?1月28日,国家卫计委提出在2015年至2017年三年内,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来方便群众就医。很多人说此举意味着以后看病将进入全面“预约模式”,但能否从根源上解决看病难?大家对此看法不一.  【政策】
  以后看病“预约优先”
  挂号难、排队难令人头疼。为解决这一难题,国家卫计委计划从2015年开展实际行动。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周军介绍,为解决“人满为患”的难题,计划要求推进预约诊疗服务,有效分流就诊患者。
  据介绍,三级医院逐步增加用于预约的门诊号源,至2017年底,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超过50%,复诊预约率超过80%,口腔、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超过90%。同时,要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转诊,二级以上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足够的号源用于转诊。通过网络、电话、窗口、诊间、社区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提供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预约。实行“预约优先”,对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优先安排就诊。
  为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检查时间,尽量缩短在医院候诊时间,计划还要求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至2017年底,住院患者分时段预约检查比例达到100%,门诊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率不低于预约就诊患者的50%。
  【调查】
  我省已落地 未改变无序就医
  国家卫计委此举被大家称为“全民预约模式”,实施效果到底如何?
  记者采访获悉,河南省多家医疗机构从2009年已开始尝试多种渠道的预约挂号,有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甚至通过支付宝账户预约等。
  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早在2010年11月即已启用,省内69家医疗机构和5119位专家的号全部被纳入了这个系统之内,这一举措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底,原则上已要求三级医院所有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少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
  预约挂号服务全面放开后,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医院可供预约的只是部分专家号源,并且很少。”市民王女士抱怨,她多次想挂河南省级医院一些名专家号,但多次发现不是很少就是没有。跟王女士感受一样的患者不在少数。大家抱怨,预约挂号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行过程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无序就医的情况没有完全改善。
  【缺陷】
  热门专家依然无法预约
  预约挂号,大家是反对还是支持?记者随机调查的80%以上的市民都很赞同这一方式,但也建议医疗部门在实行过程中还是要考虑如何完善细节。
  记者调查发现,大家抱怨最多的依然是“优质号源”偏少。市民刘女士在采访时说,医院一些紧俏专家的号永远都预约不上,而一些不热门的科室与专家,随时去医院都能挂到,所以她原本预约挂号热情很高,最后不了了之。
  对于患者的抱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门诊办主任周先生告诉记者,热门医生号源稀缺是所有大医院的“通病”。
  周先生说,很多外地来的患者为了挂一个专家号,甚至在医院彻夜排队,如果熬几天还挂不上专家号,必然会对医院有意见。还有很多老年患者也不习惯用网络或手机等方式预约,依然习惯传统的窗口挂号,喜欢随到、随挂、随看。考虑到这些因素,医院只能拿出部分号段进行预约。“医院要照顾到多方面患者的利益,平衡度拿捏不好,就会引起医患矛盾。”
  【问题】
  多头管理有点乱 患者爽约多
  除了热门专家号难平衡等问题,预约挂号在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乱象阻碍发展。
  市民张先生说,现在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预约挂号平台,并且很多公共服务热线电话(114、12580、118114)等都推出了预约挂号服务。“多个渠道的结果,必然是一团乱麻。”张先生说,能否建议相关管理部门,统一一个平台,不仅便于管理,也便于科学分流号源。
  另外,目前因挂号渠道过多,很多接线员根本不具备必备的医疗常识,无法做到科学导医的作用,也使得很多病人只是小毛病挂普通号即可解决病情,却非要挤着挂专家号。
  除此,患者爽约、迟到的情况也很多,这也导致预约挂号服务不好运转。郑州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办负责人王燕告诉记者,大家的信用意识较低,提前预约挂号成功后,经常无故爽约或迟到。“在一定程度上也浪费了很多专家号源”。王燕告诉记者,以后他们医院将严格执行“爽约黑名单”服务,针对无故爽约或迟到3次以上患者,以后禁止预约挂号。
  业内人士这样看
  “全面预约”治标不治本
  全面实行预约服务后,真能从根源上解决看病难、排队挤的窘状吗?
  对此,很多医疗专家、业内人士,管理部门都坦言全面预约服务虽能大大改善就医秩序,但并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在看病难,依然是难在名专家难找,优质医疗资源紧缺。”河南省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对大家的就医习惯做过调查,很多患者还是愿意追着名医跑,虽然一方面有些患者的医疗素养有待改善,无需任何病都找大专家,但同时也说明,优质医疗资源紧缺,根本无法满足老百姓就医。
  “如不改善大医院一家独大的现状,优质医疗资源很难向基层倾斜。”业内人士周国平说,庆幸的是,国家卫计委2015年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把强基层作为一项长期任务,通过组建医联体、对口支援、多点执业等形式,提升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这些真正落地后,才能使得预约服务真正发挥发用,大家就医秩序更加科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