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2|回复: 0

[洛阳] 洛阳人大代表:让技术人才和高校老师“角色互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01: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之正,市人大代表、洛阳师院数学科学学院院长,今年是他第二次以人大代表的身份参加两会,而这两年,他所提的议案都与高校教育有关,如何让大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更紧密对接,是他一直关注的话题。今年,他再次提出议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文件,支持企业高技术人才到高校任教,同时支持高校老师到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声音|让企业技术人才和高校老师“角色互换”
    “让大学生‘接地气儿’,首先得让高校老师‘接地气儿’。”张之正说,让企业的高技术人才到高校任教,而高校老师则到企业实践,这样企业为高校带来实用经验,高校则成了企业的“智囊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高校感觉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是双方脱节了。”
    张之正表示,要想建设企业与高校“优势互通”,也会遇到不少麻烦,如技术人才和高校教师“互换角色”期间工资待遇问题等。“这就需要政府的引导和鼓励,这也是该模式实施的一个现实基础。”
    此外,张之正还告诉记者,洛阳师范学院数学学院早在三年前就设置了教育专业型硕士,从第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就业形势十分可观。
    现状|所学与需求“不对接”,学生企业都很郁闷
    对于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鸿沟”的问题,许多大学生也有体会。“念了四年,出来还是找不到工作,学生也很受伤。”今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罗龙说,他身边的很多同学参加完招聘会后的感受都是在学校学的东西,很少能有“用武之地”。记者走访发现,与罗龙类似的学生不在少数。
    学生内心受伤,企业也同样困惑。洛阳某电子商务公司
    人事部负责人张培表示,他们招聘时不少大学生都能提供各种证书,但书本上学到的很多东西,到企业里难以运用,导致公司每次都要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
    政策|今后,我省本科教育将分学术型和技能型
    据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透露,今后省内本科教育将分学术型、技能型“两条腿”走路。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产生大学生与企业无法顺利对接的主要原因是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科院校也亟须转型,以应对目前存在的就业难题。
    对于这一模式,张之正表示,之前国家非常重视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也因此形成了人才结构不均衡的问题,将来应用型人才所占的比例会进一步增长,学术型比例就会缩小。“这并不是说学术型人才不再重要,因为其所起到的理论先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张之正说,无论是学术型教育还是应用型教育,高校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色。
    其他代表有话说
    张景峰:市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对于张之正的议案,市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景峰很赞同。去年年底,河南科技大学法学院聘请市中级人民法院10名法官为导师,为学生提供各种从事法律事务的机会,包括指导学生旁听审判、参与案件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推理能力等。
    肖婷婷:市人大代表、洛阳理工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如何让高校教育与市场结合更加紧密,促进大学生就业?肖婷婷表示,目前很多高校的实习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高校可以从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着手。“因为专业性质等原因,学校很难为所有学生找到实习岗位。”肖婷婷说,所以高校应在平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对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实习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实习起到应有的作用。
    他山之石
    2013年12月,许昌市人民政府与许昌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采用“请专家走进来,派教师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学校教育与市场的联系。近年来,许昌学院先后成立了瑞贝卡学院和电梯学院,路桥、汽车、风景园林等行业学院也在筹建中。国家教育部法规司副司长陈锋曾表示,许昌学院转型发展的“许昌模式”,对河南乃至全国高校转型都有重要的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