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城寻找“最美”读报老人 打着手电筒读报的老人,您在哪里? 文/晚报记者 徐凌 图 /通讯员 胡倩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昨天晚上,记者看到单位工作群里同事发的一位老人打着手电筒在阅报栏前读报的照片后,就复制照片发到朋友圈,引起广泛关注。在这里,记者想问一句:打着手电筒读报的老人,您在哪里? 据照片拍摄者胡倩介绍,昨天下午下班后,她沿着神火大道人行道南行,走到工商银行商丘分行北侧的小公园时,遇到了打着手电筒读报的老人。出于职业敏感,更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她掏出手机拍起了照片(上图),并发到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微信群,留言“神火大道,一位老人打着手电筒正在看《京九晚报》”。由于老人读报比较认真,她拍了八九张照片,老人都没有扭头,似乎没有注意到别人在拍照。 18时左右,记者正准备下班,在群里看到照片后,也为老人在寒风中打着手电筒看报的精神所感动,就复制照片发到了朋友圈:寒风凛冽,夜幕降临,神火大道旁,一位老人打着手电筒看今天的《京九晚报》。没想到的是,朋友圈里很快就有十几个人点赞。微信好友刘巍留言“晚报魅力大”,好友贾震留言“俺也是每天坚持读晚报”,鲁超一网知天下留言“阅报栏里没灯”。 记者将老人打着手电筒读报的照片发到京九晚报工作群后,京九晚报旅游新闻部主任徐莹也发朋友圈:如果找到他,我愿意自费送他一份价值200元的全年《京九晚报》。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商丘日报社社长刘道明在群里@徐莹:好的,我出钱送。更有微信好友为让阅报栏“亮起来”出主意、想办法。 很快,一场寻找读报老人的微信、微博开始接力,在报社里、在社会上开始发酵……现在,记者只想说,那个打着手电筒读报的老人,您在哪里?如果你有老人的线索,请拨打电话13633708129与记者联系。
相关阅读 冬夜读报老人 照亮浮躁的心 作者:王松 焦风光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1月2日晚上,《京九晚报》记者的一张随手拍照片,让整个朋友圈沸腾起来。寒冬深夜中,一位老人打着手电筒,站立在神火大道旁的阅报栏前,聚精会神地阅读当天的报纸。老人的举动震撼了网友。一场全城寻找“最美”读报人的暖心行动在寒风严冬中悄然拉开。(见1月3日《京九晚报》) 按说,站在阅报栏前读报纸是常见的街头一景,不必兴师动众,大惊小怪。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张普通的照片、一则平常的新闻读懂其背后的价值取向,自然会了解更多新闻背后透露出的意义。 其一,这是一张最接地气,毫无渲染气息的图片。对一些假大空的图片,群众深恶痛绝。网友曾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不在现场可你却拿PS照片忽悠我”。这张照片没有摆拍、没有作秀、没有美颜,寒风中老人专注的表情让人不忍惊扰。相比那些PS照、悬浮照、摆拍照,如此暖意的真实场景更能让人信服,也最能打动人心。看到全城都在寻找这位老人,从报社领导、报社记者到每位网友,几乎都发出同一个声音:找到这位“最美”读报老人,我要送他一年的《京九晚报》。 其二,这是一篇充满正能量和励志色彩的新闻。先前曾看过一篇“最帅老人”王德顺的报道:65岁学骑马,70岁练成腹肌,78岁骑摩托,79岁上T台,80岁仍活得像个少年。尽管我们和读报老人素昧平生,不难想像,他和王德顺老人一样,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人。“最美”读报老人抛却世俗纷扰,孤身一人在寒风中阅读,这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片”。“最美”读报老人既给那些报怨生活,日暮晚年的老人上了一堂“励志课”,又让一些不喜欢读书看报,不思进取的青年人感到汗颜。 深夜寒冬里,老人用一束光照亮了眼前的文字,更照亮、温暖了人们日渐浮躁的心。老人的“励志故事”会持续发酵,纵然外面寒风凛冽,相信这股暖流会感动你我,温暖人间。 责任编辑:李德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