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之所望 为兴教所向 ——记奋进中的商丘市第十三中学 文/图 本报记者 李德鹏 实习生 周凤梅 来源:商丘网—京九晚报 
核心提示: 河南省卫生单位、河南省远程教育示范学校、河南省人防教育示范学校、商丘市文明标兵、商丘市规范化学校、商丘市园林式学校、商丘市百佳校园、商丘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商丘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商丘市大课间活动先进单位、商丘市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商丘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商丘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商丘市一高生源基地、现代梁园形象十佳窗口学校。以上这些荣誉均属于同一所学校,它就是商丘市第十三中学(下称十三中)。 十三中位于梁园区民主东路,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东侧。交通便利,环境清幽,管理规范,教学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该校现有高级教师38人,一级教师41人,其中36人被评为省级优质课教师,56人被评为市级优质课教师,全体教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该校的理、化、生实验仪器和体、音、美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学校现设有标准化的实验室、仪器室、微机室、图书室、学生餐厅和学生宿舍。每个教室都安装有电子白板和实物展示台,可直接运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育教学的现代化。 校园文化 使人赏心悦目 有诗云: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走进十三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该校的园林区。放眼望去,只见绿草如茵,鲜花竞放,亭台楼榭,竹林小鸟。景与景之间既各自唯美又相互映衬,合理的布局,清幽的环境和不时传来的鸟鸣,处处彰显着该校的自然和谐之美。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在该校校园的教室、楼道、走廊、宣传栏等处,记者看到,有关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的名人警句随处可见。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时刻在潜移默化间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不断激励着他们积极进取、志存高远。该校校长李松梅说,这正是十三中校园“人文性、思想性、教育性”的内涵所在。 学校管理 坚持依法治校 抱法处世则治,背法处世则乱。在学校管理方面,该校积极倡导完善常规管理,坚持依法治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该校制定了《十三中学生手册》、《十三中班级管理细则》、《十三中教师管理制度》等管理规章,有效引导教师和学生“讲法治、讲诚信、会做人”。严格常规检查,强化法律观念。该校不断借助主题班会、团会和全校大会,反复宣传强调常规检查的细则内容,以促进各项制度的落实和学生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该校还经常邀请法官和律师等法律界人士到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使学校管理工作驶入良性发展的法制轨道。 在学生宿舍管理上,该校全部采用封闭式管理。每间宿舍都配有冷暖空调、太阳能热水器,24小时供应热水。安排有专职教师负责宿舍管理,24小时值班,全面服务学生。每当有学生生病,值班老师总是及时把学生送到医院诊治。当学生有不良情绪时,值班老师会在第一时间合理处置,从而确保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多措并举 狠抓教育质量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命。近年来,十三中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视其为学校的生命。教务部门严格按照制订的教学计划,重实际,抓实事,求实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严抓教学质量管理,强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圆满完成各项教育工作任务。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该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2014年中招考试中,该校有 73名同学达到了商丘市一高的录取分数线,还有十几名学生被河南省实验中学和郑州外国语学校等省重点高中录取。捷报频传,升学率节节攀高,使得该校一时间名声大振,众多家长慕名而来,争相把孩子送到该校就读。 为方便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该校不惜重金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师们以最科学、最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最大的课堂容量为学生授课,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快乐地学习。为保障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渴求和全面发展,该校还开放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和多功能综合活动室,还有新建的少年宫综合楼也即将投入使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以德育人 树立高尚品格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德是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它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有德是一种修养,是文明,是基石,更是中华民族必备的优良品质。近年来,十三中始终把德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坚持把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摆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位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人生教育、理想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养成教育”为基础,坚持“继承发扬、改革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完美”的十三中精神,开设“道德讲堂”,加强德育管理,健全德育机制,为学生人文底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求教师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以身立教’,努力营造‘人人有品德、事事讲道德、时时怀师德’的良好育人氛围。把自身优良的品质和完美的人格融入到日常的德育工作中去,传播给我们的孩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李松梅说。 食堂管理 确保科学规范 身体喂养和精神喂养并重。为了满足不断增多的住宿学生的需求,十三中在2012年新建了标准化餐厅,并完善了相关配套设施,该校食堂还专门购买了消毒柜、风幕机、专用工具柜,设立专门的操作间、全封闭的售饭间,有专职教师负责日常管理,有效保障了食品的安全卫生。他们把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严格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切实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实行科学配餐,营养搭配。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无论置身于校园何处,均能感受到该校对学生素质的教育和德行的培养。据了解,该校还开展有“文明餐桌”活动和“光盘”行动,倡导学生不剩饭、不剩菜,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文体活动 培养综合能力 孔子倡导的教育是“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为了将以上四门功课的知识和本领都传授给学生,十三中在抓好学生文学知识学习的同时,还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加,不断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急反应能力、文艺表演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此学校组织了“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演讲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比赛、植树节植树活动、春季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元旦联欢会、慰问梁园区聋哑学校儿童和陈官庄祭扫烈士墓等活动。 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更大的挑战,承受更多的辉煌,意气风发的十三中准备好了! 责任编辑:xpz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