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民网 首页 综合 省内资讯 查看内容

三门峡八旬老兵讲述抗美援朝故事

2014-12-22 15:03 | 评论: 0|来自: 西部在线

摘要: 杨丁熬展示其抗美援朝的立功证明书。 青葱岁月里,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战火纷飞时,他响应号召冲上前线;枪林弹雨中,他不惧生死勇立战功。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说起朝鲜战场上的经历仍是激情飞扬,他就是抗 ...

杨丁熬展示其抗美援朝的立功证明书。

       青葱岁月里,他瞒着家人报名参军;战火纷飞时,他响应号召冲上前线;枪林弹雨中,他不惧生死勇立战功。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说起朝鲜战场上的经历仍是激情飞扬,他就是抗美援朝老兵杨丁熬。7月14日,记者来到杨丁熬位于市区文明路的家里,听他讲述过去的故事。

       瞒着家人报名参军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陕县张汴乡村民杨丁熬也像其他许多农民一样,分到了梦寐以求的庄稼地。本来可以安安心心地在家里种地,不料,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场战争改变了杨丁熬的人生轨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那场被毛泽东称为“唇亡齿寒”的战争中,中国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响应号召,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

       时年19岁的热血青年杨丁熬,作为村里的民兵队长和为数不多的共青团员,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当时我是瞒着家里人报的名,一直到出发前家里人都还不知道,包括刚刚结婚不到一年的媳妇。”杨丁熬笑着说,临走前,母亲说什么也不让他去,但倔强的他还是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在杨丁熬的带动下,同村还有3个年轻人也报了名。

       1950年冬季的一天,杨丁熬和同伴们坐上了开往辽宁丹东的火车。杨丁熬清楚地记得,当时坐的都是拉煤的火车,一路上到饭点时就有人喊他们去吃饭,坐了好几个昼夜的火车才到了丹东。到部队后,他被分在某后勤部队的通讯运输营。

       战场上奋勇拼杀

       采访中,杨丁熬拿出几个已经褪色的红色小本,上面“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几个字非常醒目,其中有两本是用朝鲜语写的,老人说自己也看不懂,反正就是上级给他发的立功证明书,有二等功还有三等功。尽管这几个立功证明书已经褪色,与之有关的故事却让老人记忆犹新。

1951年,刚到前线不久的杨丁熬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敌人飞机的轰炸,当时他看到一名伤员躺在担架上,尽管敌人的飞机仍在头顶盘旋,但杨丁熬毅然冲上去抱起那名伤员就跑。他们刚刚离开,一枚炸弹正好落在担架上。后来,那名伤员专门写信到杨丁熬所在的部队,希望找到救命恩人并感谢他。因为有战友亲眼目睹了杨丁熬救人的场景,经过确认,部队对杨丁熬进行了表彰。“后来得知那个人是某连队的指导员。”杨丁熬说。

       另一件让杨丁熬难忘的事发生在1952年初。有一次,敌机轰炸志愿军阵地,杨丁熬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前往阵地运送炮弹。最前面的几个战友在敌机的轰炸、扫射下,接连中弹倒地。杨丁熬来不及多想,果断地扛起炮弹向前冲,并最终将炮弹送到了阵地上。在随后的反击中,两架敌机被击落。后来,这件事上了部队的报纸,杨丁熬也因此受到表彰。

       1952年7月1日党的生日那天,杨丁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级领导想提拔他当连长,却被他拒绝了。“我没读过书,一个字也不认识,如果当了连长,连地图也看不明白,怎么指挥打仗?”就这样,杨丁熬一直待在自己的连队里,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我爹的命很大!”采访中,坐在一旁的杨丁熬的儿子也讲了父亲曾经给他说过的几件事。

       有一次,杨丁熬和战友们去执行任务,一个炸弹落下来,其他战友都牺牲了,只剩他一人生还。还有一次,杨丁熬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敌机扫射,棉裤被打了5个洞,居然没有伤到皮肉。“我们村总共有4个人参加了抗美援朝,回来时只剩下两个人,那两个在战场上牺牲了。”杨丁熬说。

       异常艰苦的部队生活

在朝鲜战场上,杨丁熬印象最深的就是志愿军严明的军纪。那时候,战士们每天都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绝对不允许拿百姓的一针一线。“即便是摘一个板栗,如果被人发现举报,都要写检查。”

       “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 杨丁熬回忆,当时他们吃的是“炒面”。他解释说,那时的炒面就是拿生面粉在锅里炒炒。战士们每人肩上都背着一个又细又长的布袋子,里面装点“炒面”,饿了就抓一把吃。因为炒面很干,很多战友都用雪与之搅拌后一起吃。

       杨丁熬的老伴儿告诉记者:“他一直到现在都不吃米,就是那时候吃伤的。”杨丁熬接过话茬说:“有时候执行任务急,饭还没煮好任务就下来了,我们随便吃点半生不熟的米饭去执行任务,好多人因此吃坏了肚子。”

       ……

       1956年,杨丁熬从部队转业回到老家当了一名机要员,兢兢业业地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

“在朝鲜战场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对我的一生影响深远。”杨丁熬的脸上洋溢着无尽的自豪感。他告诉记者,多年来,他一直叮嘱子孙后代要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付出”。
来自: 西部在线 ;一只丑丑的蛋



难过

郁闷

无聊

擦汗

奋斗

慵懒

最新评论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