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日报讯 一排排民房整齐有序,被刷得雪白的墙体上绘制的一幅幅尊老爱幼的画面清新、自然。这组美丽乡村的镜头是淮阳县城关镇外孔湾村当下村容村貌的真实写照。这也是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生动实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民生工程、德政工程。自今年6月启动该项工作后,淮阳县遵循‘建立机制、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村、重点村和国道、省道、县道沿线’为重点,使群众生活环境更卫生、有序、优美,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淮阳县县长马明超说。
加强领导,督促指导到位。淮阳县制定了《关于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和主抓农业的县长为副组长的改善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和办事机构。27个县直单位进行了责任分工,根据各自职能全面参与。前不久,县委书记杨永志、县长马明超、副县长薛燕等县四个班子领导带领18个乡镇党委书记及农办、住建、交通等负责人深入试点村观摩指导工作。 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该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创建工作;印发了《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致农村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及健康知识资料等宣传品共38万多份,引导农民改变乡村生活陋习,培育健康生活新方式;营造了社会广泛关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形成政府主持引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局面。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该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2014年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4个,新修村内道路62.09公里;解决10.6万农村人口和4.2万农村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危房改造项目1300户;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清除垃圾、规范村庄杂物堆放和拆除违章建筑工作,年底实现全县所有农村“三无一规范”和主次干道“一眼净”的目标。 科学谋划,加强分类指导。对一般村庄,该县开展清理垃圾、杂物及有碍观瞻物活动。对于城镇周边,106、311国道等交通干线两侧村庄,该县坚持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率先打造人居环境达标村。城关镇、白楼镇、王店乡、刘振屯乡等18个乡镇各推出5个重点村,进行整修路面,照白、彩绘墙体,栽植绿化苗木。像城关镇外孔湾村、白楼李堂村等一个个美丽乡村建设在明争暗赛地推进,正扮靓群众新生活。 尊重意愿,创新管护机制。在开展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中,该县注意听取群众意见,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村里成立了卫生保洁领导组,确立了专业保洁人员,建立了《村民卫生保洁公约》、《卫生保洁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积极实施村庄垃圾收运处理,做到有垃圾处理设施、有保洁队伍、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全天候卫生保洁。 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其中近40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启动、奖补和长效机制建设。全县累计出动人力1.9万人次,动用各类机械、车辆0.9万台次,共清除垃圾20.9万立方米,清除柴草垛13.5万立方米,清边沟35.4万延长米。全县有3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24个村成为省、市级生态村,3个村被批准为省级“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形成了梯次推进的喜人局面。 “只有好环境,才有好心情。”淮阳县委书记杨永志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淮阳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的指导思想。下一步淮阳将始终把握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这一工作方针,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努力营造整洁、卫生、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为改善淮阳城乡面貌、建设美丽乡村作出新的贡献。
来自: 周口日报 ;原作者: 侯俊豫 郑 勇 陈法连 一只丑丑的蛋
|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